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粮食)、“折色”
(银两)的数额、加耗的比例,这本附册比户部存档的总清册更详实,若是能找到,定能发现加耗超额、折色价虚高的证据。
萧子良带着随从去洛阳县粮仓查看,赵县丞全程陪着,像条尾巴似的,端茶倒水极为“热情”
,嘴里不停地念叨:“王爷,这粮仓的粮草都是按冬运标准储备的,每袋糙米都过了秤,一斤不少,绝无短缺!
您看这粮袋,都是新缝的,防潮布也铺了三层,保证不会发霉!”
他一边引着萧子良查看粮袋,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可每当萧子良提出要查看“农税附册”
,他就立刻转移话题,要么说“附册在县衙存档,需派人去取”
,要么说“负责管册的小吏今天请假了”
。
等萧子良派随从跟着赵县丞的亲信去县衙取册,随从回来时只抱了本泛黄的册子,脸上满是无奈:“王爷,赵县丞说今年的附册还在整理,没装订好,这是去年的旧册。”
萧子良翻开旧册,里面的记录清晰详实,折色价写着“三百文每石”
,加耗写着“半成”
,都符合《大齐律》的规定,显然是特意准备的“干净”
册子,用来应付检查的。
他没点破,只是淡淡道:“既如此,明日再来看今年的附册吧。”
夜里,萧子良让暗卫盯着县衙,果然没猜错,三更天的时候,赵县丞的亲信偷偷将一个木匣装上马车,赶车的人还蒙着脸,快马加鞭出了城。
暗卫悄悄跟上,看着马车停在城外的乱葬岗,亲信四处张望了半天,才将木匣埋在一棵老槐树下,然后匆匆离去,连脚印都用树枝扫平了。
等亲信走远,暗卫挖出木匣,打开时却傻了眼!
里面的农税附册早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下几片残缺的纸页,上面的字迹被火烤得发黑,模糊不清,连“洛阳县”
三个字都只能辨认出一半,更别说农户的缴纳明细了。
三个方案接连受挫,萧子良坐在临时书房里,看着桌上那几片残缺的纸页,雪光从窗外照进来,映得他脸色愈发沉郁,像结了冰的汴水。
地方官的老奸巨猾,远超他的预料:漕运账分明暗两本,堵死了查银钱的路;粮票铺是空壳商号,断了查物资的线;农税附册被烧毁,连最后一点希望都灭了。
他们像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所有证据都藏得严严实实,连一丝缝隙都不肯留下。
陈曦端着一碗温好的姜枣浆走进来,姜香混着枣甜飘满了书房,他见萧子良神色凝重,便将碗轻轻放在案上,声音放得柔了些:“殿下,先喝碗姜枣浆暖暖身子,查案急不得,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您要是累了,就歇会儿,我守着,有消息了再叫您。”
萧子良接过碗,温热的姜枣浆滑过喉咙,暖意从胃里散开,却解不了心里的沉郁。
他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想起皇帝嘱托的眼神:“子良,这事就交给你了,别让百姓失望”
;想起秦老头说“税银多缴”
时的无奈——“我这三亩地,平白多掏六百文”
;想起沙漠里饿死的弟兄,心里第一次生出无力感。
难道真的要这样毫无收获地打道回府,让那些贪腐的官员继续欺压百姓,让弟兄们的血白流吗?
他握紧了手中的碗,指节泛白,连碗沿都快被捏碎了,他看着案上的残页,眉头又拧成了结,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像要将整个洛阳县都埋在雪里,连一丝光亮都透不进来。
而他的查案之路,也像这漫天风雪一样,看不到尽头。
难道,真的要打道回府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