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剧本研讨会上的那场小小交锋,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后,水面似乎恢复了平静。
但水面之下,某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陈灏明显收敛了许多,至少在明面上,不再公然质疑剧本或试图强化感情线。
见面时依旧会客气地打招呼,但那份客气里,多了层不易察觉的隔阂与冷淡。
我(林夕)并不意外,也无暇过多在意。
娱乐圈本就是个人情浮沉的名利场,因戏结缘或因戏生怨都属常态。
我的全部心神,都已系在即将开始的《星墟》正式拍摄,以及那个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沉重的角色——叶文婧身上。
进组前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定妆照拍摄、新闻发布会(我作为女二号,只需保持微笑,回答几个预设好的问题)、与各部门协调档期……忙得脚不沾地。
但在这些纷繁芜杂的间隙,我与苏晴那方寸屏幕之间的“安全区”
,却意外地维持着一种稳定的、仅限于角色探讨的交流频率。
通常是由我发起。
针对某个新调整的剧本细节,或者某个困扰我的表演难点,写一封措辞严谨、目标明确的请教邮件。
她回复的时间不定,有时隔天,有时需要三四天,但总会回复。
内容依旧简洁,批注精准,绝不逾越“叶文婧”
这个主题半步。
我们没有再提视频通话。
那次的尝试像一次极限挑战,双方都耗尽了气力,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恢复。
眼下的邮件往来,成了我们之间最舒适、也最可持续的平衡点。
然而,这种平衡,似乎正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缓慢渗透的什么东西,悄然改变。
起初是极其细微的差别。
比如,她批注的措辞,虽然依旧专业冷静,但偶尔会多出一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形容词。
在解释叶文婧某个沉默场景下的心理时,她会写“这是一种……近乎虚无的平静”
,或者“此处应有被巨大未知包裹的……微渺感”
。
这些词语,像不经意间散落的碎片,让我得以窥见一点点,她构建叶文婧那个世界时,所参照的、属于她自身的情绪底色。
那底色,是如此的荒凉与孤独。
再比如,有一次,我在邮件里随口提及,为了找状态,连续几天都在深夜去天文台体验观测,看着那些冰冷的仪器和浩瀚的星图,更能体会叶文婧的“认知维度差异”
。
她下一次回复时,在批注的末尾,极其罕见地、没有任何上下文地,附加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