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在帝国的广袤土地上,时代的巨轮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滚滚向前,仿佛永不停歇。
这车轮所承载的,不仅是帝国的荣耀与辉煌,更是无数人的梦想、汗水,乃至生命的重量。
而驱动这庞然巨物的心脏,那为帝国肌体源源不断泵送前进动力的强大引擎——便是深藏在京畿之地的皇家格物院。
此地,汇聚了这个时代最聪慧的头脑与最灵巧的双手,他们日夜不停地燃烧智慧,将皇帝那些时而天马行空、时而精准无比的“启示”
化为现实。
此刻,这个被誉为帝国科技之巅的圣殿,正悄然酝酿着一场足以再次撼动世界格局、彻底改变战争形态的惊雷。
风暴的中心,便是位于京郊群山环抱之中、戒备等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格物院火器试验场。
试验场外围,京营最精锐的兵马设立了足足三层明卡暗哨,旌旗招展,甲胄森然,巡逻队交错往复,刀出鞘,箭上弦,构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内部关键区域,则是便装锦衣卫缇骑的天下,他们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游弋巡视,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丝可疑的动静都逃不过他们的感知,那股无形的肃杀之气,足以让任何知情者心胆俱寒。
能穿透这重重壁垒、踏入核心靶场者,屈指可数。
除了格物院掌院宋应星及其最为信任、全程参与项目的三位核心弟子外,朝臣中仅有得蒙皇帝特许的兵部尚书李邦华,以及两位负责军工生产的侍郎。
然而,今日,一个本不应出现在此地的身影,却打破了这一切常理——大明皇帝朱由检,竟一身青黑色简便常服,悄无声息地立于一座以巨木和沙包加固的观测高台之后。
他负手而立,身形挺拔如松,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丝毫舟车劳顿的疲惫,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如鹰隼般沉静地望向远处划出的射击区域,目光灼灼,仿佛要穿透那一片寂静,首抵即将诞生的未来。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硝石与新鲜钢铁摩擦后产生的独特金属气味,这股味道辛辣而冰冷,刺激着鼻腔,更悄然拨动着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紧张与期待。
微风拂过,卷起些许尘土。
场中一片寂静,唯有旗帜猎猎作响。
“陛下,”
宋应星的声音响起,略微低沉,他似乎在极力压制着翻涌的心潮,但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依旧泄露了他此刻的激动与忐忑。
他双手稳稳捧着一件物事——那绝非军中常见的火绳枪或近年才开始换装的燧发枪,而是一件造型奇特、线条硬朗、充满了工业力量美感的金属与木质的结合体。
它的木托选用硬质柞木,打磨得光滑而厚实,给人以沉稳可靠的握持感。
但其灵魂,却是那根粗壮、闪着冷冽寒光的钢制枪管,管壁厚实,工艺精湛,阳光下泛着幽蓝的色泽,显是经过千锤百炼。
最为复杂的莫过于枪机部位,其结构之精密,零件咬合之巧妙,远超这个时代常见的火器,齿轮、击锤、簧片、阻铁……诸多细小部件构成了一个充满奥秘的整体。
而在枪机后方,那个小巧却至关重要的金属击锤,以及一根被精心弯曲、蕴藏着巨大弹力的钢制簧片,吸引了在场所有懂行之人的目光。
宋应星深吸一口气,仿佛在汲取力量,继续禀报,语速不快,力求清晰:“此乃臣与门下弟子,根据陛下昔日所提示之‘簧片蓄能’、‘击砧传火’、‘雷汞起爆’等玄奥概念,殚精竭虑,历经数百次失败,损耗物料无算,最终……最终试制而成之初号机。”
他的声音因回忆那些艰难岁月而愈发沉重,也因成功的喜悦而愈发激昂,“我等彻底摒弃了沿用数百年的火绳与燧石击发之法,转而以此高强度钢制簧片预蓄巨力。
扣动扳机,簧片释放,击锤猛击此枚铜制‘火帽’——”
他小心地从一旁锦盒中取出一枚比指甲盖还小的黄铜小碗,其内隐约可见一层薄薄的奇异物质,“此火帽内藏臣等依陛下指引试制出的雷汞粉末,感撞击则立爆,产生炽焰,经由火孔,瞬间引燃枪管内发射药,推动弹丸!”
兵部尚书李邦华听得屏息凝神,他虽不深究具体工艺,却太明白这其中的战略意义。
他目光紧紧锁住那枚小小的火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宋大人的意思是……此枪,无需明火点燃,不惧风雨潮湿?即便在雨天水中,亦可击发?”
宋应星毫不犹豫,重重点头,语气斩钉截铁:“正如此理!
尚书大人,此机制绝非依赖外火,全凭内部机械撞击引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