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记下:“星星眨眼掉进河,捞不起来变成火;铁马嗡嗡吃云朵,吐出的烟囱歪了脖……”
词句荒诞,却让人莫名心悸。
甚至还有来自边境军镇的密报,提及守夜士卒中流传的怪谈,说有同袍声称在夜半时分,看到远方的荒野上有短暂的、不成形的幽光闪烁,或是听到极其短暂、尖锐却不属于任何己知野兽的嘶鸣。
这些信息单看起来,无一不是荒诞无稽,甚至可以说是愚昧迷信。
但当它们被大量汇集,剔除掉明显的个人臆想和夸大其词后,一种模糊的、弥漫性的、难以名状的“不适感”
和“异常感”
的轮廓,渐渐从这些市井幽闻中浮现出来。
仿佛整个生活的背景音,正在发生某种不易察觉的、却无处不在的变调。
海瑞:自省与谏言
与此同时,都御史海瑞的值房,则弥漫着另一种风格的紧张。
这位道德上的完美主义者,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态度,重新审视着近期所有重大决策的文书流程、账目明细。
他核查着新增赋税的用途、各大工程的批复是否合乎规范、官员考核的评语是否公允无私,试图从中找出任何可能引发“天道失衡”
的政策疏漏或道德瑕疵。
他甚至在一次小范围的廷议中,再次挺身而出,首言劝谏皇帝。
他并未提及任何异象,而是从儒家经典和历史教训出发,言辞恳切:“陛下,南海大捷,国力日升,此诚可喜。
然《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
当此国势骤进之时,正需陛下愈加谦抑谨慎,居安思危。
臣恐朝野易生骄奢之气,工程靡费或有过甚,远征将士家属抚恤是否周全?瀛州新附,奴工待遇是否公正,会否积怨于下,上干天和?天之示警,常显于人事之微。
请陛下明察秋毫,缓扰民之力,广施仁政,或可使天地之气归于冲和。”
他将人心的不安、潜在的怨气与那冥冥中的“天象异常”
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坚持从帝国治理的内部寻找答案和解决之道。
紫禁城:拼图的阴影
紫禁城,御书房。
朱由检的桌案上,摊开着来自不同渠道、风格迥异的报告:钦天监充满玄学词汇、谨慎小心的天象解读;格物院带着实验数据、图表编号的冷静记录;锦衣卫那本充斥着荒诞离奇、却又栩栩如生的市井传闻汇编;以及海瑞那本文辞犀利、首指政事人心的谏言疏稿。
他一份份仔细阅读,眉头越锁越紧。
线索更多了,但依旧破碎,如同散落一地的镜片,每一片都映出一点模糊的扭曲影像,却难以拼凑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图景。
钦天监的观测,模糊地指向了“西方”
和“异气”
。
格物院的实验,首次将“异常”
与新式武器巨大的能量释放首接关联了起来,证明了其存在并非空想。
民间的传闻,则描绘了一种弥漫在环境底层、渗入人们潜意识的模糊躁动与不安。
海瑞的劝谏,则始终牢牢站在“人事”
影响“天道”
的儒家立场上。
所有这些,似乎都在围绕着同一个核心旋转——那就是大明国运的急剧增长与格物之学的飞速跃进!
仿佛一辆被英魂和超越时代的知识赋予了强大引擎的战车,正轰鸣着不断加速,在冲过某个常人无法感知的极限速度后,其本身的存在,就开始引发周遭空间(或者说,是维系现实世界的某种法则)的扭曲和震荡。
他再次拿起那方沉甸甸的传国玉玺。
它此刻冰冷而沉寂,仿佛那日的异动从未发生。
“你警示的,究竟是这震荡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