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而宋应星等中国学者,则更自然地联想到传统的阴阳理论。
他们将摩擦视为一种“阴阳相激”
的过程,认为摩擦使物体内部固有的“阴”
、“阳”
二气失去了平衡,从而产生了吸引或排斥的“电气”
。
他们试图用《易经》的卦象来类比电的种种现象,虽然显得玄妙,但在某些首观描述上亦有可取之处。
合作的契机来自于一件从欧洲带回的奇特仪器——莱顿瓶。
当通译解释了这玻璃瓶能储存“电”
时,所有人都产生了极大兴趣。
在牛顿的指导下,格物院的工匠成功仿制了莱顿瓶。
一次关键的实验在戒备森严的实验室进行:用摩擦起电机不断向莱顿瓶内“充电”
,然后,用一根导线连接瓶内的金属棒和瓶外的金属箔。
当负责操作的助手小心翼翼地将导线两端靠近时,令人永生难忘的一幕发生了:在导线接触的瞬间,一道极其短暂、却异常明亮耀眼的细小火花迸发出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噼啪”
声!
尽管转瞬即逝,但那道电光却深深烙印在了每个人的视网膜上,实验室里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激动的议论声。
“此……此乃阴阳激荡之显象乎?”
一位老学者颤声道。
“不,这更像是一种流质的剧烈释放,其速度极快,产生了光和热!”
牛顿双眼放光,立刻拿出纸笔开始计算可能蕴含的能量。
宋应星则陷入沉思,他想到了雷雨天的闪电,想到了古籍中记载的“琥珀摄芥”
,喃喃道:“此力虽微,然其性烈,若能量之,驯之,或有大用……”
朱由检很快从宋应星的密折中得知了“格物院得窥电光之妙”
的消息。
他虽对具体原理不甚了解,但深知任何基础科学的突破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
他特意在紫禁城便殿召见了宋应星与牛顿,仔细询问了实验经过,并对这种探索精神大加赞赏。
“穷究物理,不拘一格。
纵是微光,亦可能照亮前路。
此等探索,虽眼前看似无用,然于国于民,或有深远之利。
卿等可放手施为,所需用度,朕之内帑全力支应。”
皇帝的明确支持,无疑给这项看似“虚无缥缈”
的研究注入了强心剂。
尽管距离理解电的本质乃至实用化还遥遥无期,但帝国科技的触角,己然勇敢地探向了一个充满未知与无限可能的全新领域,为更遥远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星图经纬,朕执其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