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昔日雅克萨之败,未使其敛迹,今得英夷些许资助,便敢卷土重来,杀我百姓,毁我屯田,若再不予以迎头痛击,国威何在?边患何时能宁?臣请陛下效汉武帝北伐匈奴之故事,发倾国之兵,水陆并进,犁庭扫穴,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深入漠北(指西伯利亚),焚其巢穴,毁其据点,使其百年之内不敢南顾!
唯有如此,方能一劳永逸,保我北疆永世太平!”
他的话语充满了战场上带来的杀伐之气,引得不少武将纷纷附和。
商鞅的发言则更侧重于战略层面,冷静而犀利:“陛下,俄罗斯乃陆上大国,其性如饿狼,贪得无厌。
今日割我一城,明日其必索十城。
若示弱退让,则其势必得寸进尺,非但黑龙江不保,恐蒙古、辽西亦将受其觊觎。
且如今我朝新军初成,火器精良,粮饷因铁路畅通而转运便利,正宜借此机会,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其远东力量,震慑群丑。
此非好战,乃以战止战,为后世开太平之举也!
若迁延不决,待其站稳脚跟,联合英夷,则北疆之患,将成心腹大疾!”
主守派(或称稳妥派)则以内阁几位资深阁老和户部、工部的官员为主,他们更考虑国家的整体负担和长期发展。
一位户部侍郎忧心忡忡地反驳:“商大人之言,虽壮怀激烈,然未免失之轻率。
西伯利亚之地,荒芜苦寒,人烟稀少,纵是千里沃野,于我有何实利?劳师远征,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民有菜色。
昔日汉武虽逐匈奴于漠北,然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前车之鉴不远!
况今朝廷变法初见成效,铁路、格物、海军,在在需款,若倾力于北疆一战,耗尽国力,万一东南海疆或内陆有变,如之奈何?臣以为,当依托黑龙江天险,加固城防,广置屯田,以守代攻。
我朝火器犀利,据城而守,可保无虞。
罗刹人远来,补给困难,久之势必自退。
此乃以逸待劳,保全国力之上策。”
工部尚书也补充道:“北疆筑路,成本数倍于内地,若大军远征,需修桥铺路,所费更巨。
不如将此项钱财,用于加速中原干线与京粤线建设,或加强海军战舰,其利更远。”
两派争论不休,一方强调国威与长远安全,一方强调现实国力与持续发展,各有道理。
龙椅上的朱由检,面色沉静,目光深邃,仔细聆听着每一位大臣的陈述。
他内心同样波澜起伏,他深知,俄罗斯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但主战派那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确实有可能将帝国拖入一场消耗巨大的长期战争,正中国王“祸水东引”
的下怀。
而主守派虽稳妥,但过于被动,可能纵容俄罗斯不断渗透,最终养虎为患。
他需要一种超越单纯“战”
或“守”
的更高明策略:一种既能展示大明捍卫疆土的坚定决心,给予俄罗斯有效惩戒,又能将战争规模和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国力过度消耗,同时还要能利用此战进一步巩固北疆、锻炼新军的策略。
这场边境危机,既是对帝国的考验,也可能是一个机会。
有线电报,瞬息万里
就在朝堂为北疆战略争论得面红耳赤之时,一个足以改变帝国乃至世界格局的惊人突破,正在北京的格物院内悄然诞生。
这项突破,并非源于庞大的工程,而是源于对那种神秘“电”
力量的深入探索。
在宋应星的主持和牛顿的关键理论贡献下,格物院的精英们废寝忘食地攻关。
牛顿以其卓越的数学和逻辑能力,为电报编码提供了理论基础——一套简单有效的点划组合系统(类似莫尔斯电码的雏形),用以代表不同的数字和字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