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将军,医官说这花汁能治冻疮,让俺们多摘些……”
他跑得太急,脚下一滑,整个人往前扑去,手里的竹筐脱手,十几朵紫红的焉支花飞了出去,几滴深紫色的花汁正好滴在最上面一卷帛书的边角上。
“糟了!”
李二吓得脸都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死死抓着衣角,“将军恕罪!
俺不是故意的!
俺这就赔……”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赵信的一声低喝打断:“别吵!
看帛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帛书上——被花汁滴到的地方,原本空白的淡黄色帛片上,竟渐渐显露出浅红色的字迹,像是用血晕开的颜色,虽然只有“明年秋,祖龙”
五个字,却一笔一划,清晰得刺眼。
王翦猛地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字迹,花汁还没干透,指尖沾到一点,带着焉支花特有的苦甜。
“快!
再去摘些焉支花来!
越多越好!”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急切,转头看向李二,“你也去,摘那些最红、汁最浓的!”
李二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爬起来就往山坡上跑,连竹筐都忘了捡。
周围的士兵也纷纷放下手里的活,涌到花丛中,一时间,焉支山的山坡上满是弯腰摘花的玄甲身影,淡粉、紫红的花瓣落了一地,原本肃杀的气氛里,竟多了几分诡异的忙碌。
【二:花汁显字,东巡预言】
军帐很快搭了起来,是秦军常用的青布帐,西角用木桩钉在冻土上,帐中央架着个粗陶盆,盆里己经堆了半盆揉碎的焉支花,深紫的花汁顺着盆沿往下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紫洼。
蒙译官坐在陶盆旁,手里拿着一支狼毫笔——这是他从咸阳带来的,平时用来抄录文书,此刻却蘸着花汁,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帛书上。
帛书被平铺在一块青石板上,石板是从匈奴地窖里搬来的,还带着潮气,蒙译官怕帛书被风吹动,特意用两块小石子压住边角。
“慢些涂,别漏了边角。”
王翦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帛书。
花汁刚碰到帛书,原本空白的地方就像活了过来,浅红色的字迹顺着花汁的痕迹慢慢蔓延,先是笔画的轮廓,再是填充的颜色,像是有人在帛书下用红笔慢慢描摹。
赵信凑在另一边,手里拿着个放大镜——这是墨家弟子去年献给蒙恬的巧器,镜片是用透明的水晶磨的,能将字迹放大两倍。
“第一个字是‘明’!”
他突然喊道,声音里带着激动,“‘明年秋’,和刚才显的一样!”
蒙译官的手更稳了,笔锋顺着帛书的纹路移动,花汁涂抹过的地方,字迹越来越清晰:“明年秋,祖龙东巡,经琅邪,过成山,抵之罘,登秦山,祭日主……”
“东巡?”
赵信的声音猛地拔高,手里的放大镜差点掉在石板上,“陛下去年才巡过陇西,沿途还修整了驰道,怎么明年又要东巡?而且路线这么具体,连祭日主都写了——匈奴人怎么会知道这些?”
蒙译官也停住了笔,脸色变得凝重:“将军,这绝不是匈奴人能探查到的消息。
陛下的东巡计划,只有丞相、御史大夫、蒙恬将军几位重臣知道,连太子扶苏都只知晓大概方向,匈奴人……他们定是有内应!”
王翦没说话,伸手接过放大镜,仔细看着帛书上的字迹。
这是标准的秦篆,笔画工整,转折处圆润有力,像是出自常年抄录文书的文官之手——绝不是匈奴那些只会写粗浅符号的巫祝能写出来的。
他想起前几日在休屠王帐里缴获的空白密信,也是用的这种隐墨,还有那个始终藏在暗处的“秦客”
,心里渐渐有了答案。
“继续涂,看看后面还有什么。”
王翦把放大镜递给蒙译官,目光落在帛书的材质上。
这帛书比普通的帛厚实许多,摸起来像皮革一样挺括,却又有丝绸的光泽,边缘绣着细小的云纹,云纹的针法是楚地特有的“回纹绣”
,每一针都要往回挑半寸,形成细密的纹路——去年灭楚时,他曾在楚国王宫的锦缎上见过一模一样的绣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