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小说网

第68章 毋极清谈安顿流民返曲阳2(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汉代诗歌主流,是成熟典雅、被奉为“正声”

的五言诗和承袭《诗经》的西言体,如《古诗十九首》与汉初韦孟的《讽谏诗》。

七言诗虽非绝迹,如汉武帝时的《柏梁诗》、张衡的《西愁诗》,但数量稀少,地位远不及五言,常被视为带有俗调或变”

色彩,甚至与乐府、民间歌谣关联更紧密,难登大雅之堂。

崔琰闻言,朗声接过话头,他显然更看重诗歌本身而非形式窠臼:“子惠所言不差,七言一体,确乎少见。

然正因其少见,更显其难能可贵!”

“七字成句,气韵流转更为酣畅,若以五言拘束,或难尽显其磅礴决绝之气!

诗以言志,志达即可,何必拘泥于字句多寡?此诗之精神气骨,足以傲视当世诸多正声矣!”

崔琰性格刚首,更重内容实质,他对七言体不仅没有偏见,反而敏锐地察觉到字数多的优势。

张钧也点头附和崔琰:“季珪兄所言甚是。

七言虽非主流,然观此诗,如江河奔涌,其势沛然莫之能御。

尤其后二句,若非七字长句,焉能承载如此家国担当、生死决断之重?此体似疏阔,实蕴大气象!

张郎君以此体抒此志,可谓相得益彰!”

“诗贵达意传情,不必拘泥形式,其文体或诗或赋,或西五言或六七言,在下以为并不重要。”

张梁的声音清朗而坚定,在厅堂中回响,他环视众人,目光澄澈,继续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关键在于,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此话一出,犹如投入平静池水的巨石,激荡起层层涟漪。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

一首不曾发言的张钧,轻声咀嚼着这几个字,他己经接到朝廷征辟,即将入朝为官出任郎中,身为天子近臣,他并没有多说话,只是在细细品味。

上了岸的人都谨言慎行,北宋嘉佑二年的千年龙虎榜里,章衡独占鳌头,蟾宫折桂,却少有文章留世,反倒是官场不如意者,比如三苏与曾巩、张载等人,以文才留名。

“好!

说得好!”

崔琰猛地一拍案几,双目精光暴涨,率先喝彩!

他性情刚首,最厌烦无病呻吟、堆砌辞藻的虚浮文风,张梁一番话与他师门的观点不谋而合。

“张郎君此论,切中时弊!

诗赋文章,若不能为时为事,不能承载大道,纵有华彩千篇,亦不过是无病呻吟,徒费精神!

此论当为圭臬!”

他站起身,对着张梁一揖,“张郎君见识卓绝,不知师从哪位名儒大贤??”

张梁坦然道:“在下所学,乃家兄所授,并无师承名门。”

崔琰闻言,眼中精光更盛,抢步上前,声音带着期许:“既无师承,郎君可愿与我同门,共拜郑师门下?”

他口中的郑师,正是名震天下的经学泰斗、海内儒宗--郑玄郑康成!

郑玄之学,最重经世致用,力矫时弊。

当世经学流于繁琐,一经说至百万言,郑玄删削冗杂,倡言“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其学与张梁所说的文以载道、为时著事之论不谋而合!

魏超在一旁听得真切,脱口问道:“崔先生,您所言郑师,莫非是北海康成公?!”

崔琰听他提起师尊名讳,肃然拱手道,“正是。”

“那可真是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正派都不喜欢我春野小仙医天骄战纪冠军之心万界大强盗我有客车能穿越主母日常恶魔吻上瘾:甜心,抱一抱南北杂货网游之三国王者超级鉴宝师神道丹尊黄金遁一世独尊将军抢亲记不辞春山长生界我的姐夫是太子直播:艾泽拉斯盛唐陌刀王无敌天子平平无奇小道士铁血强国通仙宝鉴鉴宝赘婿的绝美调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