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使命,列装新式装备,投入精干兵员,实行高强度实兵轮训,构建起攻守兼备的立体重装体系。
全团内部有一套广为流传的口号:“若非主攻不出营,一出营便不留敌。”
这种精神也让整个重装团,在旅内外的对抗中有着极高声誉与实战压制力。
放在二十年前,这样一支配备完善、火力充沛、协同严密的重装团,无疑是王牌中的王牌。
无论是机动推进、火力突击,还是阵地攻防,其战术构型都代表着当时陆军作战体系的最高水准。
如果把时钟拨回到1950年的高丽半岛,那时鹰酱陆军虽战法成熟、装备先进,但面对这样一支全团坦克数量近百、配属完善后勤与炮兵保障的重装团,其纵深防御必将崩塌。
无论是装甲突破,还是后勤线打击,该团都足以形成单独压制,哪怕对上鹰酱一个整建制王牌师,也有实打实的胜算。
然而,战场的逻辑己经改变。
重装集群突袭那种“炮火开路、钢铁碾压”
的大陆军战法,在新战术环境中日益显得笨重迟滞。
尤其在面对无人侦察、分布打击、电子干扰、高速协同等多维体系作战时,这种依赖厚重编制和前推火线的打法,开始失去先机。
信息即战力,速度即生命。
当蜂群无人机穿过雷达盲区,空地感知体系完成重构,重装集群的体量和响应迟滞,反而成为被锁定的目标。
火力不再靠密度堆砌,而靠精准计算与智能联动完成突击。
这就意味着,再强的坦克营,如果缺少信息支援与战场透明度,也会在尚未形成阵型之前,被敌人“看穿、定点、斩首”
。
旧时代的王者,正在被新时代的战场逻辑缓缓边缘化。
导演部的指挥室内灯光通明,战术沙盘与虚拟光屏交错铺展。
郑昆旅长身着笔挺军服,神情轻松,却不失凌厉。
他带着团长庄永歌前来,亲自会见这次演习的两位“对手”
——蓝军旅长楚宁逸,以及另一位关键人物,戚凌云。
“老楚,”
郑昆爽朗一笑,话语中却藏着锋芒,“这次可别说我欺负你,用我一整个团打你一个营,可是导演部安排好的剧本。”
从传统兵力配比来看,一个正团对一个普通营,确实像是“上压下”
的不对等交锋。
毕竟庄永歌带来的,是野战旅的装甲拳头——一支装备精良、作战意志顽强的重装一团。
但在场的几人都知道,眼前这位戚凌云,并非等闲之辈。
他所带领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步兵营”
,而是大夏军改后的合成化编制试点营。
这个“营”
,从表面上看或许只是一个常规单位,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支浓缩版的小型合成团,背负着验证新时代作战体系的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