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语罢,又自嘲一笑:“若非夫人心善,小老儿带着个孙女打陕北逃进湖广,只怕要被饿死。”
沈澜叹息一声:“往事不必回首,总得往前看。”
语罢,又安慰道:“谷叔,这两万石给了巡抚,只怕要被层层贪墨了去。
给了魏国公世子,好歹能发到那些兵丁的手里,也算物尽其用了。”
裴慎既不喝兵血,也不役使军卒,军纪森严,粮饷给足,加之他军事天分极高,百战百胜,短短几年功夫,这才能拉起一支士气如虹的强军。
沈澜笑道:“我自湖广发家,若出了两万石便能将湖广水匪平了,也算报答湖广百姓了。”
谷仲长长叹息一声:“夫人实在不像个生意人。”
夜眠仅需六尺,日食不过三餐。
多出来的富贵又有何用呢?
沈澜笑了笑:“求个心安罢了。”
作者有话说:
1.牛乳、鹤觞、花露百沸蒸之,出自张岱《陶庵梦忆》
2.活邢敖我前面提过,邢敖是个死刑犯,赶时髦的明人就拿活邢敖来骂人。
——《明代社会生活史》
3.樊江陈氏橘出自《陶庵梦忆》。
原句为“用黄砂缸,藉以金城稻草或燥松毛收之。
……可藏至三月尽。”
4.明代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所以湖广多米。
我觉得米价应该比较低。
而很多其他地方,例如江浙一带虽然有田,但多种棉花等经济作物,粮食多为其他地方运过去的。
所以从湖广运粮食去别的地方卖,肯定是有钱赚的。
5.明代湖广水系发达,所以多有围湖造田,铸堤防洪水,以保护开垦出来的田地,也就是湖田(结果湖田还不交税,三倍获利)。
然后因为围湖造田导致水泊变小,调蓄能力不够,就会加剧洪灾。
——《明代湖广地表水体变迁研究》,项露林
6.山薯,闽、广等地土产;番薯,明末由海外传入广东,品种有白鸠、力薯、猪肝薯、番薯。
玉蜀黍,就是玉米。
明代玉米已传入冀、鲁、豫、陕、甘、苏、皖、两广、云南等省。
——《明代社会生活史》
7.鱼类养殖技术对渔民而言,风险小了,更安全,所以沈澜想开发这个。
而且明代已经有渔类养殖技术了,明人黄省曾着《鱼经》、徐光启《农政全书》也有养殖鱼的部分。
此外,明代湖广地区的鱼类养殖一直不发达,直到清末、民国才发展起来。
——《明代湖广地区渔业产销研究》,项露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