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池野万一成功提名了奥斯卡,那到时候国内这个舆论,说不准还真能够让他如愿。”
冲时瑾微下手,现在首要的要素就是确定池野已经没了,不然时瑾微就会有新去处和新靠山,悦纳的下场还历历在目,泰洋从来都不...
七月中旬,莫斯科。
寒流提前南下,整座城市被一层薄雪覆盖,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盐罐,撒了一地银白。
克里姆林宫的红砖墙在晨光中泛着微弱的暖意,圣瓦西里大教堂的洋葱顶上积着未化的雪,宛如童话里的冰封王国。
街道上行人裹紧大衣匆匆而过,呼出的气息在空中凝成细小的雾团,转瞬即逝。
池野站在酒店窗前,手里捧着一杯热红茶,目光落在远处缓缓转动的电视塔天线。
他刚从一场高强度排练归来,手指关节还残留着钢琴键的冰冷触感。
马德里的成功并未让他松懈,反而像一把火,点燃了更深的执念??他要在这片广袤而沉默的土地上,让一首东方旋律穿透语言与历史的厚障壁。
《冬日私语》不是为巡演临时选定的主题曲,而是他藏了整整三年的作品。
最初是在一个雪夜写下的,那年林昭刚走不久,他独自坐在北京郊区的小屋里,窗外落雪无声,屋内炉火将熄。
他忽然想起大学时林昭说过的一句话:“你总说音乐要热烈、要爆发,可你知道吗?最深的感情,往往是静的。”
那一晚,他写下了第一段旋律:没有鼓点,没有和声,只有一架老式立式钢琴,缓慢地敲击出几个单音,像雪落在屋顶的声音。
后来可可帮他加入了弦乐铺底,用大提琴模拟北风低吟,用竖琴轻拨模仿冰凌碎裂。
整首歌像一封写给冬天的情书,克制、冷冽,却又藏着不可言说的温柔。
“你说俄国人听不懂中文歌词?”
彩排前,编曲师阿列克谢叼着烟问,“那你打算靠什么打动他们?气氛?布景?还是……你的脸?”
池野笑了笑,把耳机递给他:“你先听一遍,别带任何预设。”
十分钟后,阿列克谢摘下耳机,沉默良久,最后吐出一口烟圈:“这不像流行歌,倒像是……一部电影的原声。”
“对。”
池野点头,“我要做的,就是让它成为一部没人看过却都记得的电影。”
正式演出定在莫斯科国际音乐厅,一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式建筑,穹顶高耸,墙面镶嵌着浮雕式的工人与农民形象,仿佛仍停留在那个信仰集体主义的时代。
可可特意选择了这里,而非现代化的竞技场或剧院,“我们要去的地方,不该是舒适区。”
她说,“真正的共鸣,得在历史的回音里才能听见。”
彩排当天,天气骤变。
暴风雪突袭城市,地铁停运,航班取消,连工作人员都劝他延期。
但池野坚持按计划进行。
“林昭住院那年,北京也下了场大雪。”
他在后台低声对可可说,“医生说他撑不过三天,结果他硬是撑了十七天。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让我放《玫瑰人生》给他听。
他说,‘只要还能听见声音,就不算死。
’”
可可没说话,只是轻轻抱住他。
当晚七点,音乐厅外已聚集了不少观众。
有披着毛皮帽的老妇人,也有穿着破洞牛仔裤的年轻人;有人举着印有池野照片的灯牌,也有人只是静静站着,好奇这位中国顶流为何会选择在如此恶劣天气举办音乐会。
舞台布置极简:中央一架黑色三角钢琴,背后是一块巨大的投影幕布,实时播放着从中国东北到西伯利亚的雪景延时摄影??森林、铁轨、废弃车站、结冰的湖面,一切都在缓慢变化,如同时间本身在呼吸。
灯光渐暗。
第一束光落在钢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