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外卖是仅次于社交与通讯的第三大高频行为,甚至可以说,其用户黏性与使用频次几乎无可匹敌。
与以“月”
或“年”
为单位的旅游消费、或以“天”
为间隔的线上购物不同,“吃饭”
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刚性需求,它深入日常,不可替代。
也正因如此,当互联网巨头察觉到原有app用户增长即将见顶,它们就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更高频的流量入口,以维持日活跃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
外卖,正是在这片几近饱和的红海之外,再度受到重视的流量池。
而随着技术能力不断升级,外卖业务所沉淀的数据维度也愈发丰富:它包括用户的饮食偏好、消费水平、实时位置、商户运营状况、区域热力分布等等。
这些在普通人眼中琐碎无奇的信息,在巨头眼里,却是无价之宝。
它们能支撑精准广告系统——知道你爱吃什么,便推荐相应的餐厅、零食甚至厨房电器;
它们可赋能金融信贷业务——掌握商户流水,就能更放心地为中小商家提供贷款,例如蚂蚁贷、美团生意贷;
它们还可反哺战略决策——清楚什么区域、什么品类正在爆发,就能更精准地布局线下门店、优化仓储物流。
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对症下药”
。
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通过高频的外卖服务吸引流量、建立信任,再逐步向这些用户渗透高利润业务,如3c数码、酒店旅游、金融保险等。
普通大众看到的是“百亿补贴”
,是“三百亿加码”
,是薅羊毛的狂欢——免费奶茶、低价外卖、近乎零元的日用品;
而巨头眼中,从来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场战争的终局。
它们真正投资的,是未来十年自身在互联网格局中的话语权与生态地位。
短期亏损,是为了换取长期的、更庞大的战略回报。
这是一种典型的“战略性亏损”
。
事实上,“主营业务不赚钱、甚至亏钱,却通过交叉销售或生态效应实现盈利”
的模式,在商业社会中极为常见。
它不仅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策略,也被众多传统巨头所用。
例如游戏行业:索尼、微软、任天堂等主机厂商往往以成本价或微亏价格出售硬件,目的就是快速扩大用户基数,将玩家引入自身的生态闭环。
一旦用户选择了某平台,后续的游戏购买、会员订阅等消费,才是利润的真正来源。
再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会员制超市:以接近成本价销售商品,盈利核心实际来自会员费。
用户必须先支付‘入场费’,才能获得购物资格——这笔前置费用既为纯利,也提前锁定了客户忠诚度。
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合约机”
:手机免费或低价入手,但需承诺长期通信套餐消费。
这些模式,本质上都是“以饵带钩”
。
回到此番彼岸与阿里的本地生活大战——何为“饵”
,何为“钩”
,已不言自明。
阿里之所以必须出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防御:如果京东、抖音与饿了么成功整合外卖及本地生活服务,使用户习惯在它们的生态内完成一切消费,那么美团与支付宝的打开频次必将大幅下降。
对阿里和美团而言,这已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关乎未来的生存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