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明朝人也认为,相比繁琐的点茶饮法,泡茶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
。
另外,明朝放弃吃茶,也和明太祖提倡节俭有关。
宋朝时,宫廷喝的茶主要产自闽南和岭南一带,因茶饼上印有龙的图案,所以又称“龙团”
。
龙团的饮用方法须煎饮。
《馀冬序录摘抄内外篇》中曾记载,“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一照各处,采芽以进”
。
因此不喝煎饮的龙团了,饮茶方法也改变了。
受朱元璋影响,明朝以后的茶叶才开始流行冲泡后清饮,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现在,南方一些地方依然会在煮茶时加入一些作料,和唐朝人吃茶很像。
广东汕尾地区流行一种“擂茶”
,将绿茶加入大米、花生、食盐、生姜等作料放入钵内,用一根半米长的“擂棍”
捣碎,然后再加水煮沸。
透过擂茶,我们可窥视唐朝吃茶情景之一二。
擂茶,也许是穿越了千年的活历史。
28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
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里的古人往往都很能喝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
,唐代用的小斗,一斗大约合今天两升,也就是说,李白能喝4斤酒。
这还不重要,关键是喝完这么多还能写诗,今人喝了这么多估计只能“尿湿”
了。
更厉害的是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
这1碗不管怎样也能装4两酒,就算武松手抖,洒了许多,18碗也得有6斤酒。
武松喝完还能上山,还能打虎,而今人喝了6斤白酒,只能上医院了。
古人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酒量呢?玄机就在于他们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不一样。
古人最早喝的酒是酿造酒,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发酵酿造而成。
这种酒的过滤技术不成熟,酿出来的酒,还含有不少细微米渣等杂质,所以呈现出浑浊状态。
那时酿酒也没有无菌技术,酿出来的酒含有很多微生物,颜色可能是绿的。
表面还会浮一层白色的漂浮物,如同白色的蚂蚁,所以也有“蚁绿酒”
之称。
古代文学作品经常称酒为“浊酒”
,这是因为酿酒技术不成熟造成的。
这种酒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那时候的人喝酒习惯煮了再喝。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实际上是在搞杀菌消毒工作。
唐朝以前的酒,更像今天的醪糟,酒精度多数也就1度左右。
而酒肆或者酒坊里卖的酒,往往会把里面的杂质进一步澄清过滤,因此也称为“清酒”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