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忽然,一名记者举起手机,屏幕上是一张泛黄的家庭合影。
“这是我父亲,三年前去世了。”
他声音哽咽,“昨晚,我梦见他在厨房煮面,就像小时候一样。
他还对我说:‘别忘了回家吃饭。
’”
另一个角落,一位母亲流泪道:“我女儿五岁走失,找了十年都没结果。
可就在昨天,我在公园看见一朵眠鸢花开了,颜色和她裙子一模一样。
我蹲下去闻了闻,居然闻到了她常用的草莓香波味道。”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述自己的梦境、预感、莫名的心悸。
而在世界各地,类似的场景同步上演:
东京街头,一对老年夫妇驻足仰望天空,老人忽然握住妻子的手:“你还记得我们在大学图书馆初遇那天吗?你说你喜欢看雨滴打在玻璃上的声音。
今天,我又听见了。”
巴黎地铁站内,一名流浪歌手拨动吉他弦,唱起一首从未学过的老歌。
曲终,他茫然四顾:“我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但我感觉,像是有人在我脑子里哼给我听的。”
南极科考站,监测仪捕捉到冰层下传来规律性震动。
科学家破译后发现,那是莫尔斯电码,翻译过来只有三个字:
**“我想你。”
**
没有人知道发送者是谁,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某个人的声音,而是千万段被压抑的记忆,在这一刻找到了出口。
***
一个月后,第一座“铭心碑”
在南岛建成。
它由海底活体金属自发凝聚而成,形状似一朵半开的眠鸢花,碑心镶嵌着小眠的一缕头发与余不饿的铠甲碎片。
每当有人站在碑前呼唤逝去之人的名字,花瓣便会微微颤动,释放出温暖光晕。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有人在这里见到了童年玩伴的幻影,有人收到了亡妻写来的信(字迹出现在沙地上),更有甚者,声称通过碑体进入了短暂的“记忆共感空间”
??在那里,他们与其他陌生人共享彼此人生中最珍贵的片段。
心理学界称之为“群体性记忆共振现象”
,但民间早已有了新的称呼:“苏眠之路”
。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复苏。
归墟殿残部秘密集结于北境冰原,在昔日余昭阳遗骸出土之地建立起一座地下基地。
他们称此地为“净忆所”
,宣称要发动“第二次清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