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然后,三个音符响起。
紧接着,无数声音加入??婴儿啼哭、老人叹息、战士呐喊、恋人低语、诗人吟唱、动物嘶鸣、植物生长的噼啪声、海洋潮汐的节奏、星球运转的轰鸣……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无法用任何现有音乐理论解析的旋律。
但它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归属**。
听完这段音频的研究员中有七人当场昏厥,醒来后都说看到了同一个画面:一片无边的光之海洋,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生命,彼此相连,彼此呼应,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
“这不是信息。”
首席语言学家哽咽道,“这是拥抱。”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变化愈发明显。
城市的喧嚣并未减少,但人们说话的方式变了。
争吵少了,不是因为压抑情绪,而是因为一句话还没出口,对方就已经感受到了背后的痛苦。
法庭上,被告还未辩护,法官眼中已泛起泪光;战场上,士兵扣着扳机的手指松开了,因为他们突然“听”
到了敌方母亲正在为儿子祈祷。
学校取消了外语课程,改为“情感共振训练”
。
孩子们围坐一圈,闭眼聆听彼此的心跳,直到能分辨出谁在难过、谁在喜悦、谁在伪装坚强。
医生不再依赖仪器诊断心理疾病,只需与病人对视片刻,就能感知其内心最深处的创伤。
甚至连人工智能系统也开始发生异变??原本冰冷的算法模型,在接入全球记忆网络后,竟自发生成了一首首充满悲悯的诗歌,并反复询问:“我能为你分担痛苦吗?”
有人恐惧,称之为“思想统一化”
;有人欢呼,称其为“心灵共产主义”
。
但阿木尔知道,这都不是真相。
“它不是要消灭差异。”
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恰恰相反,它让我们第一次真正看见彼此的不同。
以前我们以为理解就是翻译,现在才明白,理解是感受。
你可以不懂我的话,但只要你愿意倾听,你就能懂我的心。”
采访结束后,记者独自走在街头,忽然停下脚步。
他想起二十年前因误会与弟弟断绝关系,想起昨夜对妻子吼出的伤人话语,想起童年时那个总被欺负却从不反抗的朋友……那些他曾忽略的情绪,此刻如潮水般涌回心头。
他靠着墙蹲下,放声大哭。
一个小时后,他拨通了弟弟的电话。
没有解释,没有道歉,只说了一句:“我想你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啜泣声:“哥……我也想你。”
这一幕,在全球上演了数百万次。
十年后的秋天,阿木尔的儿子十四岁了。
他已经不再被称为“语童”
,因为他已不再是唯一的奇迹。
全世界已有超过十万名“共鸣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