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在中元节那天,大队部、荒山、临河小学,几个大队干部家里,灯火通明。
说是灯火通明也不准确,因为家家户户,包括大队部在内,所有的房间都使用了瓦数最小的十五瓦灯泡,十五瓦的灯泡光线昏黄,实际上只做到了让原本有夜盲症的人,在夜里不再是瞎子而已,可这样的灯火,于临河大队来说,却是期盼了许多年的存在。
许许多多的人家,大晚上的举着火把走出来,去大队长和大队主任家瞧新鲜,更多的人则是去大队部和临河小学外面瞧热闹。
临河小学的学生们望着宿舍内亮起来的灯泡也都欣喜好奇不已。
这不是遥远的河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而是置身于他们头顶的电灯。
他们全都好奇的看着,不敢碰,也不敢摸。
开关电灯的并不是后世普遍的按钮,而是一个黑色塑料的半圆镶嵌在进门的墙边木框上,下面垂下来一根结实的麻线绳,拉一下,电灯就开了,再拉一下,电灯就关了。
有好奇的学生就想一直拉,一直关,被城里来的知青老师们连忙阻止说:“哎哎哎!
不可以一直开一直关,灯泡会炸掉的!”
吓得学生忙缩回了手,生怕自己把灯泡弄炸了,要他赔钱。
老校长还不知道灯泡会‘炸’,听到知青老师的话,忙说:“今后灯泡天黑打开,睡觉前关上,中间不许开开关关的,哪个宿舍的灯泡要是被人手欠拉‘炸’了,抓到是谁就谁赔,没抓到的,全宿舍一起赔!”
吓得宿舍小孩们全都把手藏在身后,还有人冲着刚刚拉线绳的调皮小子喊:“三柱子,要是你再敢乱拉电灯线绳,我就告诉老师,叫你赔!”
名叫‘三柱子’的学生忙反驳说:“我以后不拉了还不行吗?”
知青老师们又建议道:“以后开灯关灯的事情,就交给班长和副班长负责,其他人不要随便开灯关灯……”
话音未落,刚刚还灯火通明的临河小学,又突兀地陷入了黑暗,所有学生都惊叫起来,生怕是电灯泡坏了,要他们赔电灯泡。
隔壁建设大队看到临河大队许家村的高地上,临河小学灯火闪耀,全都惊呼着从家里走出来,大声喊着:“快看,临河大队通电了!”
“哎哟娘哎,临河大队真的通电了喂!”
“咦?咋又没了?”
看到刚才还灯火点点的临河大队,突然和他们大队一样,又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建设大队的人又都惊呼了起来。
其实何止是建设大队,再远些的和平大队,山脚下的施、胡、万三个村子,隔壁的石涧大队,很多人都从家里走出来,站到山下的水库的大坝上,走到河堤的堤岸上,全都翘首往临河大队张望着。
这可是他们临河大队的头一份!
施、胡、万三个村子的村民看到刚才村长家里还灯火通亮呢,忽然电灯又灭了,有些见不得别人家好的人,还拍手笑了起来,幸灾乐祸道:“哎哟,亮不到三分钟就息了,有什么用啊?每个月还要花那些钱,还不如用灯盏呢,想什么时候吹灭就什么时候吹灭,还不要钱!”
这是不少村民的心声,万家村的村长听到这样的话语,不耐烦地呵斥道:“不想看就回家去!
没人叫你们来看,你们不愿意通电是你们的事,回头别后悔就行了!”
其实他心里也着急,毕竟给家里通电,可是花了一块多钱的。
等了不到十分钟,电灯又亮了起来,原来临河大队的这个水电站只是个小型的一级水电站,用的是512KW水轮机和256KW的发电机联机发电,刚通电,一下子整个临河大队的电灯全都打开了,电压不稳,现在经过陈教授他们的修缮,灯又亮了起来。
老校长听说学校的灯全部亮着不仅浪费电,还会造成电压不稳,忙叫知青老师们上楼,将楼上暂时没有学生的班级的电灯全都关了,楼下除了几个宿舍的灯外,也全都要关电,老校长还规定了:“以后学生宿舍每天晚上七点关电灯,教师宿舍八点关灯!”
农村原本就睡得着,夏日的夜晚,吃的早的人家,七点前就全部吃完洗漱完毕,乘会儿凉就睡觉了,迟的八点也就睡了,在老校长看来,八点还不睡觉,晚上是想做贼去?
知青们则欣喜他们下乡来,不仅有宽敞的砖瓦房住,居然还有电灯,除了每天要干农活,晴天还要挑堤坝,不能随意外出外,和城里生活没什么两样,这些考上了教师岗位的知青们就更不必说了,像叶甜、李欣、罗喻义这样和原生家庭关系好的,春天过去,还给家里寄了他们春天在炉山上采的明前茶,晒的笋干、蕨菜干、小鱼干等,要不是他们老家没有吃菱角菜,也不会菱角菜的烧法,他们恨不能再寄些菱角菜、藕带、芡实藤给家里尝尝。
藕带和芡实藤在本地常见,宛如野菜一般,实际上吃起来清甜爽口,滋味甚美!
农村的农活虽累,却比他们原本想的要好的多,除了临河小学外,等双抢过后,临河大队的养鸭场也要再扩建一番,听说到时候也会再招几个人到养鸭场,除此外,临河大队的养鸡场和养鹅场也在计划之中了。
这三个厂子的工作虽不像小学老师那样轻松体面,却也是人人都想进入的厂子。
因为有这些厂子工作在前面吊着,插队到临河大队的知青们不仅不觉得辛苦,还拼命的学习和干活,就是想让老校长和村里的大队干部们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能干,争取让下一次招考老师和养鸭场、养鸡场、养鹅场工人时,能够优先招他们。
中元节后,整个大河以南就正式进入了双抢模式,临河小学也放了暑假,学校的学生们回家后,怎么跟家里吹牛说临河大队通了电,灯火有多么明亮,开关电灯有多么方便,临河大队的良田有很多,听得山里人对临河大队更是向往不已且不提。
一整个双抢下来,所有知青脸上脖子上,黑了不止一个色,掀开他们的短袖,袖子里面是白的,袖子外面是黑的。
整个双抢期间,养鸭场的鸭蛋暂停了供应水埠公社的供销社,而是全部提供给了临河大队的队员们,除此外,还从临河大队的养鱼场里,捕捞了一批已经长成的鲢鱼和胖头鱼,给村民们每日加些荤腥。
蒲河口养猪场的第一批猪已经可以出栏,除了继续要怀崽的母猪外,临河大队还像蒲河口的养猪场买了五头猪,宰杀了分给了村民,以补他们整个双抢期间的消耗,可把临河大队的村民们笑弯了腰。
临河大队啥时候有过这样的好日子,又是鸭蛋又是鱼,又是猪肉的,哪怕实际上分到他们每家每户已经剩不了不少,可那也是荤腥啊,往年只有到年底杀年猪的时候,每家每户才能分上个一斤两斤的,就这一斤两斤的肉还舍不得吃,得腌制起来,等到双抢的时候,每天切个一片两片的,给家里壮劳力们吃,以补高强度的劳作下,身体的亏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