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病人突然流泪。
原来丈夫因无法承受压力提出离婚,她一直隐瞒。
>谢教授开了逍遥散加减方,同时联系心理科介入。
三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我终于懂了,《内经》说‘忧伤肺’,不是比喻。
>情绪真的会制造炎症因子,孤独确实能抑制免疫监视。
>医学若只盯着显微镜,就会错过最剧烈的病理反应??它发生在灵魂深处。”
四月春暖,樱花盛开。
北大医学部举办首届“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对话论坛”
,陈拾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台下坐着院士、教授、中医药管理局官员,还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中医。
他没有讲复杂的模型或数据,而是放了一段视频??是温知夏在村里为一位瘫痪老人针灸的全过程。
镜头里,老人颤抖的手慢慢握住了她的手腕,嘴里含糊地说:“谢谢……姑娘。”
“这是我女朋友。”
陈拾安平静地说,“她不会写论文,不懂P值,但她能让一个半年没说过话的人重新表达感激。
这就是疗效,哪怕它不能放进统计表。”
全场静默数秒,随后掌声雷动。
一位老专家站起来提问:“年轻人,你如何面对质疑?有人说你是借科学之名复兴玄学。”
他直视对方:“我父亲临终前烧掉了所有符?,只留下一句话:‘道不在符上,而在手上。
’
我会扎针,也会看CT;我能背《标幽赋》,也能跑SPSS。
我不怕你们说我像道士,只怕你们忘了医生最初是为了什么拿起听诊器。
如果非要说我在复兴什么,那我只想复兴一种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会后,多家媒体采访他。
有记者问:“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医生?”
他说:“我想成为那种病人愿意对我哭的医生。”
五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年度立项名单。
陈拾安参与申报的课题《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情志致病机制研究》成功获批,资助金额三百二十万元。
他是该项目最年轻的参与者,也是唯一本科生身份的核心成员。
谢云昭在组会上宣布消息时,特意看了他一眼:“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从今天起,你不只是学习者,更是创造者。
你的名字将出现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名单上。”
他起身鞠躬:“我会守住这份信任。”
当晚,他独自来到未名湖边。
夜色如墨,湖面倒映星光。
他掏出笔记本,在《道医临床实录》第二十卷写下:
>**第五十六日:立项。
**
>
>今日得知课题获批,心中无喜,唯有敬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