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月考结束放假前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一眨眼假期无了。
加上调休补课,要连着上课足足九天,才能迎来下一次一天的周末假期……
跟刚放假时的精神抖擞不同,假期回来的教室显得无精打采的,连前桌郑怡宁...
正月十五,元宵节。
雪后初晴,村中青石板路泛着微光,像被月色洗过一遍。
陈拾安一早便随温知夏巡诊,背着她那副磨得发亮的药箱,穿行在低矮的屋檐之间。
张老伯家、李婶子家、赵家小孙子的哮喘……每到一处,老人孩子都笑着迎出来,叫他“小神仙”
。
他不接这话,只低头把脉,听咳,问梦,记饮食。
温知夏站在门口晒太阳,袖口沾着艾草灰,听见屋里传来笑声:“你这方子真灵!
我昨儿晚上睡了整五小时,没醒一次!”
她回头冲陈拾安眨眨眼:“听见没?比SCI影响因子高多了。”
他笑而不语,掏出手机拍下一张脉案照片,上传至“青囊云平台”
测试版。
系统自动识别症状关键词:失眠、心悸、舌淡苔白,随即弹出三条相似历史验方,其中一条标注为红色??正是她昨夜开的“归脾汤加减”
,并附注:“本方案已在3例基层患者中复现疗效,平均入睡时间缩短分钟。”
这是平台上线第七天,已有187位乡村医生注册,录入病例942例。
最远的一条记录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村落,一位赤脚医生用语音输入描述了一位产妇产后抑郁的症状,系统立刻推送了温知夏整理的“情志疏导五步法”
,并建议搭配足三里艾灸。
对方回传反馈时只写了四个字:“哭完睡着了。”
当晚,他们回到老屋,炉火未熄。
陈拾安打开笔记本,接入卫星热点,参加第一次“青囊云平台”
五校联合推进会。
屏幕亮起,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兰州的团队成员陆续上线。
周明远副院长坐在主画面中央,身后挂着一幅手绘架构图,写着:“经验可沉淀,传承不中断。”
“第一阶段目标明确,”
他说,“三个月内完成十万例慢病数据标准化入库,重点覆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轻度认知障碍四类人群。
我们要做的不是替代医生,而是让每一个扎根乡土的医者,背后站着一座数字化的‘民间医典’。”
讨论中,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数据工程师提出疑问:“方言差异怎么办?比如川渝地区‘心慌’指焦虑,闽南语‘头重’可能是抑郁前兆,AI能分清吗?”
林晚从北京接入,推了推眼镜:“我们正在构建‘中医语义嵌入模型’,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里的术语与现代口语对照训练。
比如‘肝气郁结’对应‘心里堵得慌’‘看啥都不顺眼’,再结合地域语料库进行消歧。
目前准确率已达82%。”
“还不够。”
陈拾安忽然开口,“我们要的不是机器懂中医,是中医自己能被听懂。
建议增加‘医者语音日志’功能,允许村医用家乡话口述病例,系统自动生成标准文本,并保留原始录音作为语境锚点。”
周明远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