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像我们这类同样以灵活性为主的运动员,当初打基础的时候,我就主抓他们两个人的步伐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上身还没来得及反应,下半身就要现在开始行动,对脚踝的损伤也很大。
如果要遇到了非打不可的比赛,肯定也不可能有时间去做调整……】
何千路说这句话的意思不仅仅是想说运动员很辛苦,毕竟每个行当都有每个行当的不容易。
但是他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会忘记曾经奋战过的运动员。
就比如自己。
何千路当初打比赛的时候,中国还没到处都普及电视机,很多人只能通过广播收听,连画面都看不到。
那个时候很多收音机会实时播报比赛近况,比如谁谁谁拿下了一分、谁谁谁拿下了一局、谁谁谁在什么地方拿到了冠军。
很多人们可能连何千路的样子是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是何千路在出事儿的时候,大家通过报纸才知道了何千路的模样。
他希望现在经济已经变好了的人们,能够记住朱淇的模样,哪怕过了十几二十年,再看到朱淇的时候能知道朱淇曾经为了乒乓球事业奉献过多少。
最后,港队以【4:3】的分数险胜朝鲜队。
明天就是混双决赛和朝鲜队以及日本队的铜牌赛。
整个中华队欢呼雀跃。
徐冬和高晓峰也站在旁边围观了这场朝鲜队和港队的比赛,对森宇南和黄嘉嘉的配合表达了高度赞扬,前者虽然高兴但还是保持了十二万分的警惕:“森宇南现在打球很凶,之前本身球风就很稳当,很难找他的错处,现在又增加了击球的进攻性。
看起来是针对朝鲜队做过研究的,朝鲜混双最怕的就是打中间差的杀球。”
朱淇知道徐冬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她跟宋临州的混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两个人虽然是左右手,但是只要两个人身形开始交错奔跑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短暂的半步身形重叠。
在这个时候,站在后面的那个人会看不清球的路线和轨迹。
他们有好几次丢分都是因为这个,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点,徐冬在给他们进行混双训练的时候会刻意安排他们去练习挪步的时候打大斜角,这样的话对手不好拉中线直球。
可是刚才看了港队的比赛,朱淇看到黄嘉嘉和森宇南好几次把球拉到昔灵恩的中线,让昔灵恩施展不开。
“黄嘉嘉本来就是削球手,削球的手感堪称一绝。
强行改变球的轨迹去削中线球对她来说易如反掌,所以明天你们一定要注意站位的问题。”
徐冬跟着说。
朱淇点点头,拎着自己的球包往出场区走。
这些年打了这么多场比赛。
有很多艰难的场次、凶险的比赛,他们都打过来了。
宋临州已经记不清和朱淇打过多少场比赛了,但是每一场比赛都非常完美。
他们当初的组合,其实也源自于任心华的随意搭配,宋临州知道自己能上东京世运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队里想要给朱淇选混双搭档,只是自己刚好合适而已。
那个时候宋临州只是队里绝对主力边缘人物,还不能稳稳当当坐在绝对主力层,一不小心就会跌出去。
而朱淇已经是带牌进队的世界冠军。
给朱淇做混双搭档,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知道朱淇对搭档的选择要求极高的时候,宋临州把训练也当成比赛来打。
然后也会默默关注一下朱淇的训练过程,当时的朱淇才刚进队不久,又新换了教练,还处于和徐冬的磨合阶段。
但乒坛魔女已经展现了自己过人的天赋,徐冬和她搭配的效率极高,很多训练任务只要徐冬说一遍,她就能记住。
那个时候混双才刚刚加入世运会。
队里很多球员都不把混双当回事儿,尤其是男球员们觉得混双不好打、又压力大。
有一些被任心华安排去和女球员练混双的男球员,基本上也都是磨洋工。
只有宋临州每天练完自己的训练任务之后,就会跑到女队的训练场边缘等着。
定时定点,准时出现。
就连当时还在国家队的胖虎,都觉得宋临州有点儿认真过头了,还开玩笑地对他说:“至于吗?平时自己训练都累得半死,你还单独再陪这小金王座练俩小时?你怎么这么大的精力啊?”
当时男队还有一些老将没退役,看朱淇就像看个小妹妹,觉得这新来的有点儿孤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