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代价是李娜要帮她照顾其他菜地,平时浇浇水除除草就行,不用施肥的。
村里的菜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不打药,青蛙一多起来,虫子就少了。
,!
李娜觉得自己捡漏了,这里锅碗瓢盆都有,她和邻居大姐也说好了,把她东西寄过来,房东人也很好,明明她提前退租影响房屋租赁,还是把剩下一个多月的房租都退给李娜。
一天之中遇到这么多好消息,李娜心情大好,觉得人生又能看见希望了。
像李娜这样的家长数量可真不少,夏芜低估了有孩子的人,现在不比从前,孩子少了,也金贵许多,孩子有点小毛病就去医院,要是有点大毛病,四处求医更是多见。
李娜来没过多久,就和村里人混了脸熟,她把儿子放出家门,只要他不碰什么危险的东西,就任由他在村里乱跑,看花看草,看小孩玩耍。
一开始李娜还有些提心吊胆,可慢慢她发现,农村就是比城市更适合孩子玩耍,村里没有车水马龙,大人们都是脸熟的,就是靠近河边,也会有村里的大人在附近多注意些。
于是李娜就放心下来,开始改造自己和儿子生活的小屋,给村里人打好关系,然后给自己找了个活干。
杨国恩的烧烤摊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天下午四点半出摊,应顾客强烈抗议,不得不改成下午三点出摊,营业到夜里十点,他们这地方是乡下,天天往这里跑吃烧烤的人其实也不多。
但奈何放暑假,来附近村子租房带娃的人真不少,这些习惯夜生活的城里人,每天晚上跟夜猫子似的,也不睡觉,镇上电动车车行干脆推出租车服务,一百块钱就能租车七天。
于是那些城里人,闲着没事就骑着电动车四处溜达,来杨国恩的烧烤摊吃烧烤,一吃吃到十二点,常有的事。
杨国恩不至于跟钱过不去,他的烧烤摊也行当初的夫妻档变成多了三个员工,一个帮他烤串的大厨,是他老婆的堂弟。
还有串串的,上菜的两个大姐。
五个人忙活一个烧烤摊,还有些忙不过来,杨国恩算算自己挣得钱,感觉还能再请个人。
正巧李娜厚着脸皮四处问有没有需要帮工的,杨国恩知道她是带孩子求医看病的,于是就让她留在干活,一个月三千块钱。
时间还算自由,工作量也不多,最重要的是陪孩子的时间多了。
李娜对此非常满意。
夏至亲自负责中药堂的修建,事实上他和马方舟的工作室,承担了不少村里房屋的修建任务。
来这里玩的外地人越来越多,许多当地村民想要进行房屋改造,做点小生意,挣点小钱,难免要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搞得漂漂亮亮的,才能把生意做起来。
于是马方舟和夏至就忙起来了,他们把郝堂上个世纪的老建筑给改成民宿,中古结合,老少皆宜,同时兼具古典和现代化的美感,属实是审美超过村里人几十年。
他们接的单子都排到明年了,就这还抽出时间给夏芜画出中药堂的设计图来。
中药堂坐落在村里公共区域,占地面积约有两三亩地,分前院后院,上下两层,古式建筑。
楼下是坐诊台,楼上是病人休息、熬药,做康复治疗的地方,后院是员工休息室,药仓,前后两个院子用木制连廊连接,以免下雨不方便通行。
前后建筑中间的天井,中间有一个亭子,四周可以晾晒药材。
总而言之,非常的古香古色,但又不显得过于突兀。
尤其是药堂前面的一棵柿子树,本来施工队只要砍的,可夏至让人把柿子树保留下来,站在二楼上又是一处景观。
东华镇上施工不断,有很多工程队,很轻松就匀出来两个工程队,先把中药堂给建出来。
杨沟村越来越热闹,不知为何,本来籍籍无名的村庄,就是很能吸引人。
王忠呼朋唤友,想多叫些人来这边凑热闹撑场子。
另一边呢,马学庆上次来杨沟村蹭饭,回去没两天,就想罢工不干了。
他算是想通了,自己这些徒弟,大的都四五十了,整天还依偎在他身边,干活,是真没野心呢,还是他管束的太严格了呢?马家菜馆,总不能一直要他在,那万一他死了呢?马学庆想挺久,这日趁着大清早不忙,就把四个徒弟给叫来开会,该分的分一分,想单干的就单干,去开分店,干什么都无所谓,不想离开的,就继续守着马家菜馆干,这里有客源,只要别瞎胡搞,肯定不会饿死。
至于马学庆,他要退休,颐养天年了。
徒弟们先是哀求,不愿意他退休,耐不住马学庆是认真的,随后大徒弟和三徒弟说要拿股份去单干,二徒弟和小徒弟想继续守着马家菜馆不愿离开。
马学庆找来律师,没过多久就把这个家给分好了。
老马不打算炒菜了,要走之前,亲自下厨给以前的老客人再做一顿饭,那些吃他饭菜一二十年的老餮们,被他挨个打电话邀请过来。
知道老马要退休了,大家都很不舍。
分别在即,老马这心里啊,是真不好受,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