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
汉中消息闭塞,张鲁以前只听说过荀氏明光小小年纪心狠手辣,杀起世家大族来更是毫不手软,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杀的。
他在汉中经营五斗米教已经很费心,反正中原的动乱波及不到汉中,他也没功夫去管外面的事情。
直到战败后不得不进京请降,一路穿过关中亲眼看到关中的现状,这才对那小将军的手段有了真正的认识。
他真的是世家子吗?怎么看上去像是要杀光天下世家呢?
不理解,但尊重。
杀世家也和他没关系,那小将军虽然杀心重,但是所有死在鬼头刀下的人都是罪有应得而不是滥杀,他张公祺在汉中布道济民功德无量,杀光天下世家也杀不到他头上。
如果那位即将登基的新帝真的讲道理的话。
要是不讲道理,那他也没办法。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家荀小将军乃天命所归,他实在没本事逆天而行。
往好处想,他投降的早,还及时给大军带路攻打成都,最差也能功过相抵,应该不用担心丢掉小命儿。
张鲁随大军进京,看上去对汉中失守的事实接受良好。
而在荆州,非常清楚均田令和科举取士对世家大族而言意味着什么的刘表恨铁不成钢。
荀氏到地方后先杀豪绅,大部分州牧刺史也都是这样,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杀一批刺头立威站稳脚跟然后才好干其他的,他自己也是这样。
荆州八郡他手中有七郡,但是七郡加起来也比不上南阳一郡的富庶。
他和荀氏的区别就是荀氏自始至终都很强硬,而他杀完刺头后为了站稳脚跟大肆重用本地世族,江夏、零陵、桂阳、长沙等各郡的太守都是当地大族之人。
正因如此,他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有多不好相处。
人的贪心没有止境,他越让步那些家伙越得寸进尺,可是想在荆州立足又不能和地方豪强撕破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荆州的豪强地头蛇不光寸步不让还得寸进尺,怎么中原和北方的豪强脾气那么好?荀氏都开始直接在他们身上割肉了他们就不知道反抗?
世家大族最重要的除了传承就是土地,荀明光一道均田令将他们搜刮的来路不正的土地尽数收缴,一道科举取士诏让世家的百年传承成了笑话,那些跟貔貅似的只进不出的世家愿意吃这个亏?
刘表不信没人想除掉荀晔,就荀氏现在干的这些事情,哪天传出消息说荀氏被灭族他都毫不惊讶。
一人一族便想和全天下的世家大族作对,未免太过异想天开。
然而事情完全没有朝着他预想中的方向发展,荀氏不光没有因为和天下世家作对而被群起而攻之,甚至还越来越声势浩大。
同样是世家,怎么北方的世家都那么好欺负?
硬气点和荀氏硬刚,那么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还能对付不了一个毛头小子?他们当年抗拒皇令诱杀朝廷命官的魄力哪儿去了?就这么认栽了?
刘表大为震撼,如果让天下世家俯首称臣不敢高声语的是他那没关系,现在那么有魄力的不是他而是和他有竞争关系的年轻人,这让他如何睡得着觉?
在益州被荀晔釜底抽薪掏空之前刘表一直以为他们没那么容易对上,荆州和益州加起来足有三分之一个大汉,他和刘璋还有的打,外人没那么容易插手。
事实上外人不光容易插手,还能在釜底抽薪之后以雷霆手段给益州换个新主。
新刺史,而非州牧。
刺史最重要的是监察权,和州牧那种军政一把抓的实权大臣不一样。
中央和地方是你强我弱你弱我就强的关系,汉武帝当年设立刺史为的就是不让太守专权,一郡的军政大权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实在太危险,必须将权力分散到不同人手中相互掣肘才能防止一家独大。
汉武帝在位时尚且极力防范地方做大,灵帝可好,不光不防范还瞌睡来了就送枕头,愣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废史立牧让地方官能够名正言顺的割据自守。
掌握实权的郡守已经有资格成为一方诸侯,掌一州之军政大权的州牧手上权利如何就更不用说。
大汉一共才十三个州,上来就要十三分之一简直是狮子大开口,离谱的是灵帝竟然还真准了,直接把大汉从民变蜂起变成四分五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