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前几天还在吃草呢。
宋瑶:“减肥是为了更好的吃东西。”
许青舟:“真希望你一直这么硬气。”
和宋瑶瞎扯了几分钟,许青舟也放下手机准备做正事。
从桌角翻出了超对称函数理论的手稿,这几天脑子里全都是物理公式和各种化学反应,刚好做点数学计算放鬆脑子。
事实正如许青舟预料,一旦开始实验,各种问题接踵而来。
11月21日。
正极材料改性方面,许青舟预想的是构建高效吸附-催化协同体系,前面的lifg0复合层就属於其中一项,实现物理阻隔和化学锚定双重作用。
郑旭小组负责的是多元素掺杂和梯度设计。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钢渣中fe、si、ca等多元素梯度掺杂,形成表面高熵区,即ca2+抑制na+
空位有序转变。
“ai3+与f-共掺杂时易形成aif沉淀,这点我已经让张三做个模型,目前遇到的最大阻碍,高熵材料中离子迁移路径受阻,界面阻抗高。”
实验室中,郑旭和许青舟匯报情况。
“这还多亏了所里的设备比较新,球差校正tem能进行纳米级梯度界面的观察,不然我们会遇到更多问题。”
郑旭有些感慨。
“0.1mnaci溶液电导率为5.65x102sm,而0.002m时降至0.098s..“
许青舟望著电镜里的样本图,同时问:“你有什么想法?”
郑旭沉声说:“我想试试复合电解质设计,就是和你上次提出来的lifgo人工sei层相结合,
看能不能降低界面阻抗。”
许青舟略微思索,点点头,又问:“再利用梯度孔隙结构优化离子传输路径?”
“好办法...我再根据你这个思路研究一下。”
郑旭回答。
现场看完样本情况,许青舟也不打算继续待下去,“我先把数据带回去,看有没有其他解决对离子迁移路径受阻,界面阻抗高问题的方案。”
郑旭点头,顿了顿,说道:“我们小组有两个课题申请,我看过,挺有意思的..:”
许青舟笑著:“让他们走正常程序申报课题就行了。”
虽然团队项目很忙,但许青舟还是很支持搞自主项目。
这样既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率,同时还能激发研究员们的创新潜力。
因此,研究所现在的模式,在资源允许且不衝突的前提下,开放自主课题申报,允许研究员70%时间投入团队课题,30%用於自主探索性研究。
当然,除了另行商量,研究员在研究所內做出的成果专利是属於研究所的,这点没什么爭议,
和大学体制一样和世界其他研究所实行一样的准则,而研究员有论文署名、专利分成或者研究所的奖金。
这对於大多数研究员而言已经足够了。
论文,是晋升与考核的“硬通货”
,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就是为了能有几篇自己署名的文章嘛“好,我让他们把申请材料交上去。”
郑旭说。
离子迁移路径受阻和界面阻抗高是大问题,材料的性能就这样,他们小组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他对许青舟莫名地有信心。
可能,这位年仅23岁的青年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震撼。
许青舟回到办公室也没浪费时间,抽出稿纸进行电导率和电阻率的计算。
这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进行交流阻抗谱解析,这期间就涉及各种建模和复数阻抗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