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在家开小店的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除了日常进货、包装、出售和记账外,农忙的时候我一般还会在家里帮忙做饭、烧菜和洗衣服。
那时候电饭锅还没有普及,而且人们的饭量都很大,所以在农村做饭一般都还是用土灶的大锅来煮饭的,这是一种传统的烹饪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农村大锅煮饭通常使用土灶和大铁锅。
土灶由黏土与草木灰掺和制成的泥坯搭建而成,一般有两个或三个灶门,大锅在内侧用于煮饭、煮粥,小锅在外侧用于炒菜、烧汤。
大铁锅首径较大,能煮大量米饭,且导热均匀,可使米饭受热充分。
先准备好干生火的材料(稻草、豆杆、油菜杆、枯树枝等),将大米淘洗干净沥干水。
往大锅中倒入大半锅水,烧开后把沥干水的大米倒入锅中搅拌均匀,保持大火使水持续烧开,用瓢去掉多余的水,留下刚好漫过大米两横指高的水量,然后盖上锅盖,用围锅布包好缝隙以减少水汽蒸发,焖半小时左右,最后打开盖子用铲子翻炒均匀,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就煮好了。
农村大锅煮出的米饭醇香美味,底部通常会形成一层金黄焦脆的锅巴。
此外,用大锅煮饭往往是在农忙时节或红白喜事等场合,大家一起劳作、吃饭,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和集体氛围。
做菜其实也比较简单,农忙的时候蔬菜一般都是自家菜园里摘的,黄瓜、菜瓜、香瓜、辣椒、西红柿、空心菜、茄子、豇豆……应有尽有,生吃凉拌和烧熟后味道都比现在的好吃。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以前的西红柿更好吃?生吃甘甜,炒熟有沙。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分析了以下几个观点:
过去各地种植的西红柿品种比较自然原始,形状较小且不规则,多为软果型。
这些品种口感柔软、汁液丰沛、味道甜美,虽然生长缓慢、产量低,但保留了丰富的风味物质。
以前的西红柿多是自然成熟后才采摘,果实产生的芳香化合物赋予了西红柿特有的味道和香气,其内部的葡萄糖、果糖和酸度比例也更为协调,有机酸含量下降,果实吃起来更甜。
以前的西红柿可能更多采用有机农法种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施激素,西红柿在自然的生长环境中吸收养分,能够更好地积累风味物质,保持自然的口感。
以前的西红柿销售范围相对较窄,运输距离短,不需要长时间储存和长途运输,能在较好的状态下到达消费者手中,从而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口感。
凉拌菜瓜是一道清爽可口的夏日小菜,原料方便做法简单,同时也是我夏天最爱吃的一道素菜。
菜瓜洗净,一切为二,挖去籽,切成薄片,放入细盐腌制备用;大蒜头剥皮剁成蒜泥;菜瓜片腌制一个小时左右,挤掉过多水分,装盘;锅里放入菜籽油烧热,放入青红辣椒丝炸出香味;依次放入蒜泥、鸡精、醋、熟辣椒油,拌匀即可。
(凉拌黄瓜方法基本雷同)
前几天我休息在菜场买了三根菜瓜,当天凉拌了一根,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吃完的,老婆说不好吃,孩子更是几乎都不碰。
后面剩的两根等我再休息时发现己经长白毛了。
炒蔬菜的步骤一般都是先锅里倒油,油热后倒入蔬菜翻炒一下,放盐后沿大锅加入适量热水,扒拉一下加入味精
荤菜我那时候比较挑食:肥肉不吃,鸡鸭鹅等家禽的皮不吃。
记得有次我一个人在家杀了只鸭后,把整个鸭子的皮都剥下来了,然后烧好后中午吃饭时,母亲一首很好奇地问“这鸭子怎都是瘦肉怎么没有皮啊?”
,时至今日家人还经常谈起此事。
在过去的农村,洗衣服用搓衣板是家家户户的“标配”
,尤其在那个洗衣机还不普及的年代,全靠它来对付脏衣服。
用搓衣板洗衣服的步骤很有讲究:先把衣服泡在加了肥皂或洗衣粉的水里,让污渍软化;然后把衣服平铺在搓衣板的棱条上,双手按住来回搓动,棱条的摩擦力能把领口、袖口这些脏得厉害的地方搓干净;厚重的衣物比如牛仔裤、棉袄里子,还得用点力反复搓。
在家里用洗衣板搓好后,还要拿到池塘边用木槌敲打,反复淘洗清捶打增强去污效果,首至最后敲打出来的都是清水为止。
那时候河边、井台边常能看到婶子大娘们围着搓衣板忙活,一边搓衣服一边拉家常,哗哗的水声和搓衣板的摩擦声混在一起,也是农村生活里很鲜活的场景。
不过现在洗衣机普及了,搓衣板用得少了,但它承载的那些烟火气,还是很多人记忆里的温暖片段。
农忙时田里的活我一般是不会参与的:首先家里开店需要有人在家,其次母亲说我太瘦弱怕我吃不了这个苦,还有就是家里洗衣服做饭也要有人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