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以前农村的道路大都是土路,也是农村最常见的道路,通往市镇的路经过修整,路面土被拍得较瓷实,坑洼相对较少,但车辆驶过时仍会尘土飞扬。
村里的街巷路也是土路,下雨后会变得泥泞不堪,行走困难,车辆还容易陷入泥中。
田间小路大多是自然形成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且因承受运输庄稼的重量,被压出深深的车辙印。
后来在土路的基础上发展,将废弃的碳渣碾碎后铺于路面,有效改善了雨天的泥泞状况,但由于当时对碳渣的处理不够细致,很多碳渣块儿没有被碾碎,时不时会咯痛人的脚。
再后来一些从村里通往镇上的乡镇公路,虽进行了路面硬化,但标准较低,水泥路面较薄,重型卡车开过容易碎、凹陷,车辆行驶时颠簸感也较强。
而且那时候的交通工具也很落后,基本都是以三轮车为主。
去镇上单程要近二十分钟,去县城要半个小时左右。
1997年前后,农村三轮车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使用,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
多为三轮农用运输车,最高设计车速≤50kmh,具有中低速度、中小吨位、中小功率、中低技术含量等特点,具备高通过性,可载人、可拉货。
发动机多采用单缸水冷柴油机,如无锡或五菱的S195或S1100型号。
传动方式有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等,早期链条传动较为常见,后来皮带传动逐渐兴起。
车型按驾驶室情况可分为半封闭三轮汽车、简易棚三轮汽车、全封闭三轮汽车。
当时农用三轮车行业发展迅速,有众多品牌,如南京金娃、潍坊巨力、安徽飞彩、山西飞象等。
其中,时风集团发展迅猛,1996年时风位列全国三轮车产量榜第三名,1997年上升到第二,1998年成为全国第一。
价格相对便宜,一般在5000元到1万元人民币左右,适合当时农民的支付能力。
其用途广泛,不仅可用于往地里送粪、拉庄稼等农业生产活动,还兼做交通工具,用于进城、走亲戚等,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为农村婚丧嫁娶接送亲戚朋友的主要工具。
20世纪90年代,部分地方农机部门以三轮汽车属于农业机械为由,自制三轮汽车牌证或为其核发拖拉机牌证。
但全国各地对三轮汽车管理政策不统一,很多省市不给该产品办理牌照。
就算村里人费劲巴拉地到城里的批发部买东西,零售的价格和村里的也差不多。
批发部是从事商品批量销售的商业机构,主要面向各级零售商、小商贩或有大量采购需求的客户,而非普通消费者,其核心特点是“批量交易、价格较低”
。
销售对象以各类商户为主,比如小超市、便利店、餐馆、地摊摊主等,也会接待需要大量采购的单位或个人(如企业福利采购、家庭办酒席等)。
商品按批量售卖,通常有最低起订量,单批采购量越大,价格往往越优惠,利润主要靠走量。
商品种类涵盖范围广,常见的有食品饮料、日用百货、烟酒、文具、小家电、农资用品等,根据所在区域需求,商品侧重点会不同(比如农村批发部可能多农资、日用品,城市批发部可能多快消品)。
批发部在商品流通中起到中间环节的作用,连接生产商或大型批发商与终端零售商,减少了单个零售商的采购成本和环节,让商品能更高效地到达市场。
以前在农村或乡镇,批发部是商户进货的主要渠道,现在随着电商发展,部分业务被线上批发平台分流,但线下批发部仍因能首观选货、即时提货等优势存在。
还有就是以前的农村亲情观念很浓,走亲访友的基本上也都是亲戚套亲戚的关系,所以那时候农村小卖部的生意一首都还不错,养家糊口还是问题不大的。
以前的农村亲情观念特别浓厚,那种家人邻里间的紧密联结,是很多人难忘的记忆。
那时候住得近,谁家有红白喜事,整个家族甚至全村人都会主动搭把手。
农忙时,亲戚之间互相帮着割麦子、插秧,不用特意招呼,到了饭点就在谁家凑活吃一顿,家常饭菜也吃得热热闹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