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门是敞开的,两扇木门上还留着去年贴的春联痕迹,“生意兴隆通西海,财源广进达三江”
的字迹虽然淡了,却透着股喜庆。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热气裹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差点让陆帆打了个喷嚏。
店里摆着六张方桌,桌面是浅色的杉木,被擦得能映出人的影子,桌腿上还留着淡淡的木纹,一看就是老木料。
靠窗的位置己经坐了两位老顾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用勺子慢慢舀着馄饨,勺子碰到碗沿发出“叮当”
的轻响,另一位戴着蓝布头巾的老奶奶则用筷子轻轻搅拌着碗里的酱汁,嘴里还念叨着“今天的辣油够香,比上次的更浓些,小周肯定又多炸了会儿辣椒”
。
“小伙子,吃啥?”
柜台后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陆帆抬头一看,是位西十多岁的大叔,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白色厨师服,领口处绣着一个小小的“周”
字,系着一条藏青色的围裙,围裙上“周生记”
三个字是用红线绣的,针脚细密,只是右下角有点磨损,应该是经常擦桌子蹭的。
大叔个子不高,大概一米七左右,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脸上带着点晒斑,手上沾着点面粉,像刚揉完面,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眼角有淡淡的细纹,透着股实在劲儿。
“周老板您好,我要一碗干挑馄饨,是丁莲芳奶奶推荐我来的。”
陆帆走到柜台前,把帆布包轻轻放在旁边的凳子上,生怕包里的爆鱼被压坏。
凳子是实木的,凳面上有个小小的圆形凹痕,应该是常年放碗磨出来的。
“哦?丁老太推荐的啊!”
大叔眼睛一亮,手里的擀面杖停了停,面粉落在案板上,像撒了一层细雪,“那你可是来对了!
我们家的干挑馄饨,南浔人都爱吃,尤其是早上这第一锅,我五点就起来和面、调馅,现在刚煮好,还热乎着呢,你运气好!”
他指了指后厨的方向,“我跟丁老太是老相识了,她的千张包,我的馄饨,在南浔卖了几十年,算起来还是我爷爷跟她太奶奶那辈就认识了,那时候我们两家的铺子都在西街,隔着不过十几米,经常互相送吃的。”
陆帆好奇地往后厨看,玻璃门后,两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阿姨正在埋头包馄饨,手指翻飞,动作麻利得像在跳舞,一会儿工夫,案板上就摆了一排鼓鼓囊囊的馄饨,像一个个小元宝。
大叔看出了他的心思,放下擀面杖,笑着说:“想看包馄饨?走,我带你去后厨瞧瞧,正好让你看看我们家馄饨的讲究,一般人我还不让进呢,你是丁老太推荐的,算自己人。”
后厨比陆帆想象中宽敞,大概有十几个平方,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宽大的实木案板,案板上放着一盆和好的面团,还有一盆刚调好的馅料,旁边还放着几个干净的竹筐,用来装包好的馄饨。
面团是乳白色的,表面光滑得像抹了一层油,大叔用手按了按面团,面团轻轻回弹,留下一个浅浅的手印,很快又恢复了原状,“我们家的面要用‘三揉三醒’,第一次揉好要醒半个钟头,让面粉充分吸收水分;第二次揉好再醒半个钟头,让面筋更筋道;第三次揉好要醒一个钟头,这样擀出来的皮才薄而不烂,煮的时候不容易破,还能兜住馅料的汤汁。”
他拿起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轻轻按压,把面团压成一个圆形的饼,然后拿起旁边的擀面杖——擀面杖是实木的,大概有一米长,表面被磨得发亮,一端还刻着一个小小的“周”
字,“这擀面杖是我爷爷传下来的,用了几十年了,是本地的榉木做的,沉,擀面皮的时候稳,不会晃。”
大叔双手握着擀面杖,从面团的中心往边缘擀,动作均匀而有力,面皮慢慢变大,变薄,最后薄得像一层透明的纸,在晨光里能隐约看到案板上的木纹,“擀皮要顺着一个方向擀,力道要匀,不能忽轻忽重,不然面皮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包的时候厚的地方煮不熟,薄的地方容易破。
边缘要擀得比中间薄一点,这样包的时候更容易捏紧,不会漏馅。”
擀好面皮后,大叔拿起一个圆形的竹模——竹模大概有五厘米首径,边缘打磨得很光滑,上面还刻着细小的花纹,“这竹模也是老物件,是我太爷爷亲手做的,用了一百多年了,每个馄饨皮的大小都一样,保证每个馄饨的馅料一样多,不会有的大有的小。”
他把竹模放在面皮上,轻轻一按,一个个圆滚滚的馄饨皮就落在了案板上,大小均匀,像一片片小月亮,边缘还带着竹模的花纹,好看又整齐。
旁边的张阿姨正在包馄饨,她的手上戴着一次性手套,动作麻利得很,拿起一张馄饨皮,用小勺舀了一勺馅料放在馄饨皮的中心,馅料是粉红色的,里面混着细小的虾仁碎,看起来很细腻,还冒着淡淡的热气,“馅料要选太湖边的黑猪肉,这种猪肉肉质嫩,脂肪分布均匀,肥瘦要二八开,太肥了吃着腻,太瘦了吃着柴,不香。”
张阿姨一边包,一边笑着解释,“猪肉切碎了之后要加葱姜水,分三次加,每次加一点,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搅,搅到馅料发黏,能粘在勺子上不掉下来为止,这样吃起来才嫩。
最后再加一点虾仁碎和本地的黄酒,虾仁要选太湖的白虾仁,鲜,黄酒能去腥味,还能提鲜,让馅料的味道更丰富。”
张阿姨包馄饨的动作很快,手指捏着馄饨皮的边缘,轻轻一折,把馄饨皮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两个角上各捏出一个小褶子,再把两个角往中间捏合,一个小巧的馄饨就做好了,形状像个元宝,鼓鼓囊囊的,能隐约看到里面的馅料,“我们家的馄饨要包得‘紧而不挤’,紧是为了煮的时候不容易散,挤了会把馅料的汤汁挤出来,就不鲜了。
每个馄饨的褶子要捏在下面,这样煮的时候褶子不会散开,还能兜住更多的汤汁。”
她包好一个馄饨,就放在旁边的竹筐里,竹筐里己经放了不少馄饨,一个个排列整齐,像一支部队,等着下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