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从常州开往无锡的客车刚过洛社收费站,窗外的风就换了性子。
不再是常州街头糖炒栗子那种带着焦香的甜,而是裹着太湖水汽的温润,像一块刚从湖底捞起的暖玉,贴在脸上轻轻蹭着。
更妙的是那丝若有若无的酱香,顺着车窗缝钻进来,绕在鼻尖打转——不是那种冲鼻的咸香,是带着甜意的醇厚,像谁在远处的灶上炖着一锅老汤,火候慢得很,把香味都炖得透透的,勾得人心里发暖。
陆帆把脸贴在车窗上,玻璃上凝着一层薄雾,他用指尖擦出一小块透明,视线立刻被远处的太湖勾住。
深秋的太湖像一块被揉碎的绿玉,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风一吹就泛起层层涟漪,把阳光折射成细碎的金片。
岸边的芦苇荡己经泛了浅黄,毛茸茸的穗子垂在水面上,偶尔有白鹭掠过,翅膀展开时像两片白色的纸,轻轻擦过芦苇尖,又俯冲下去,叼起一条小鱼,溅起一圈水花。
渔船三三两两地停在岸边,木质的船身被湖水泡得发黑,有的船帮上还留着经年累月的补丁。
一位渔民正弯腰整理渔网,他穿着深蓝色的防水裤,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上面沾着泥点。
渔网是旧的,网眼上缠着几根水草,他一边理一边把水草往旁边的竹篮里扔,竹篮里还躺着几条刚捕的银鱼,细得像银丝,在阳光下闪着光。
路边的稻田己经收割完了,剩下的稻茬齐整整地立在田里,像一片矮矮的绿墙。
田埂上种着几棵桂花树,树干不粗,却枝繁叶茂,金黄的小花缀满枝头,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有的落在田埂上,有的飘到车窗上,沾在玻璃上不肯走。
前排的阿姨伸手接住一朵,放在鼻尖闻了闻,笑着说:“这桂花香得很,是无锡的金桂吧?比我们老家的香多了。”
“前面就到无锡汽车南站了!”
司机师傅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带着无锡话特有的软糯,像裹了层糖霜,“要去南长街、三凤桥的乘客,等下转11路公交,首达古运河景区!
那车身上画着清名桥,一眼就能认出来!”
陆帆拎着半旧的帆布行李箱下了客车,脚刚沾到无锡的土地,那股酱香就更浓了——不再是若有若无,是实实在在裹着人,从鼻尖到心口,都被这香味填得满满的。
他跟着导航往公交站走,没走几步就被一个小摊拦住了脚步。
摊前支着一口大铁锅,锅里的油冒着轻烟,一位阿姨正用长筷子翻着油面筋。
油面筋是金黄色的,表面光滑得像涂了层油,在锅里滚一圈,就变得鼓鼓的,像一个个小灯笼。
阿姨围着蓝布围裙,围裙的口袋里塞着一部旧手机和一沓零钱,手上戴着一副透明的塑料手套,手套上沾着点油星。
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黑色的发夹固定在脑后,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她时不时会抬手把碎发别到耳后,露出额头上几道浅浅的皱纹——是常年在灶台前忙碌留下的痕迹。
“小伙子,买点油面筋尝尝?”
阿姨看到陆帆,笑着招呼他,声音软糯得像无锡的酱排骨,“我这油面筋是正宗无锡做法,空心的,炖排骨最香了!
你咬开看看,里面空得很,能吸满酱汁。”
陆帆拿起一个油面筋,捏在手里软软的,轻轻一按就陷下去,松开手又弹回来。
“阿姨,这油面筋是您自己做的吗?”
“是啊,”
阿姨点点头,手里的筷子没停,继续翻着锅里的油面筋,“我做这个三十年了,以前跟着我妈学的。
我妈以前在三凤桥旁边摆摊,现在她老了,眼睛花了,就换我来卖。
你看这油面筋,和面的时候要加适量的水和盐,揉好后得醒半小时,不然炸出来会硬;炸的时候火候也得准,火大了会焦,火小了炸不空心——都是我妈传下来的手艺,一点都不能马虎。”
陆帆买了一袋,阿姨用牛皮纸袋装着,还递给他一张纸巾:“小心烫,刚炸好的,里面还有点热气。
你是来旅游的吧?要去吃三凤桥的酱排骨?”
“您怎么知道?”
陆帆有点惊讶。
“看你这行李,还有你闻这酱香的样子,就知道了!”
阿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手指向远处的公交站,“坐11路公交到南长街站下,往前走两百米就是三凤桥肉庄,百年老字号了!
我从小吃到大,味道从来没变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