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由首都南终到阿速镇的火车已经到站,请同志们拿好行李,准备下车……”
播报在整列火车上响起,在普通话广播之后,紧接着的就是一串维语广播。
林姐看了眼周围,“这里少数民族还挺多的。”
越往西北走,车上听不懂的口音就更多,等到阿速站时,周围的面孔有很多一看就是少数民族,哪怕看着像汉族的,可能一张口也是维语,或者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
阿速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数量大概是八比二,这其中,主要是维族和回族。
闻慈紧跟着林姐下车,站台的标识,也是双语的。
她看不懂维语,就跟着普通话标识出去,正四处观望,林姐就拉住了她手臂,“兵团的人来接我们了,”
说着,朝接站的人堆里举着一块纸板的人走过去。
这位同志果然是第七农垦兵团的。
他操着一口东北口音,问道:“你们就是闻慈和林英同志?”
两人熟练地掏出证件让他看,除了证件,还有盖了首都外贸部章子的出差介绍信,中年同志一看,表情都严肃了几分,把证件还给她们,“我是兵团二营三连的连长,特意来接你们,就这些行李吗?我帮你们拎。”
林姐没让他帮自己,只请他帮闻慈拎了行李包。
三个人往外走,刚一感受到风雪,闻慈就把手里的棉帽子扣到了脑袋上。
三连连长也把帽子扣上,他带的是军绿色的棉帽,两边垂下遮耳,可以防风,他一边走一边为两人介绍:“我们三连是团里开垦工作做得最好的连,聚集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知青,大家都很团结,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一起劳作、吃饭、生活。”
闻慈不了解兵团,听着像是部队,但怎么还是农垦的,还有知青呢?
林姐为闻慈解释,“这些兵团是按部队的体制,但主要肩负的是农垦的任务,发展农牧业,带动当地老乡发展,来这儿的有部队,但也有援建的,大多就知青。”
“是的,”
三连连长语气自豪,“我们最早的知青已经来这里十年了,我来这里也已经八年,这八年来,我们开垦了上万亩土地,为国家提供了非常多的粮食。”
他看看两人,有些好奇,“上面说你们是来参观学习的?”
这名头听起来还怪正式的。
闻慈心里想着,解释道:“我们是来参观的,找找素材,为了画能够出口的图书。”
“出口?”
三连连长肃然起敬,“这可是好事,出口就能赚外汇,有了外汇就能买他们国外的好东西。
你们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跟我说,我会尽力帮你们的。”
闻慈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帮助,她得先看看当地的情况。
“连长,我们是在哪里住?”
她问。
三连连长道:“你们可以住我们能兵团的招待所,距离知青们的宿舍不远。”
闻慈听了,却问:“那我们能和当地的老乡接触到吗?”
三连连长想了想,“兵团旁边的镇子上大多都是老乡,至于旁边嘛,对了,有阿不都一家,他们就住在兵团旁边的木屋里,旁边是草原,他们会在那里放牧。”
闻慈眼前一亮,“那我可以和他们打打交道吗?”
“可以是可以,”
三连连长爽快点头,但是又提醒道:“但你们要注意,我们的习俗可能不太一样,一些我们能吃的东西,他们不能吃,反正有不少忌讳。”
他跟闻慈大致说了说,最重要的,就是强调猪肉问题。
闻慈半点不意外,她其实上辈子有朋友是□□的。
她点头记下了三连连长说的话,等见到火车站外的马车时,睁大了眼——虽然不是古装剧里的马车,只是一匹马拉着个木板车,但那也是马,不是驴和牛啊!
三连连长骑上马,招呼两人上去,“兵团离镇上有点距离,你们快上来吧。”
闻慈新奇地爬上木板车,两边有半米高的围栏,里面还有两个小马扎,还有几个被撑满的麻袋,她和林姐坐到马扎上,两个人都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景物建筑。
大西北,闻慈两辈子头一次来。
三连连长把围巾拉到嘴上,不怕灌风了,这才驾着马跟两人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