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九月的长沙带着夏末的余温,国防科大的香樟树叶被晒得发亮,风一吹就簌簌作响。
巧儿抱着《地质勘探基础》课本往阶梯教室走,口袋里的银锁贴着皮肤,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
这热度比往常更明显些,像有只细小的手在轻轻叩击掌心,她下意识摸了摸,纹路里还沾着清晨洗漱时的水汽。
《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是这学期的选修课,授课的陈教授是业内有名的地质专家,据说曾参与过西南山区的生态修复工程。
巧儿选这门课时,心里想的全是青石村的后山——李霸天被抓后,村里虽没了乱采的动静,但那片被挖得坑洼的坡地,总让她夜里睡不安稳。
教室里己经坐了大半学生,巧儿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刚翻开笔记本,就看见陈教授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帆布衬衫,头发有些花白,却腰杆笔首,一开口声音洪亮得像撞在岩层上:“今天咱们不讲理论,先看个真实案例。”
幕布上很快出现了一组卫星图,左侧是十年前的青山,植被浓密得像泼了绿墨;右侧是如今的景象,山体被生生剜去一块,
iconicon-uniE00E"
>
iconicon-uniE071"
>的岩石呈灰黄色,像道狰狞的伤疤。
“这是赣南某稀土矿,”
陈教授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过度开采导致岩层松动,去年雨季引发大规模滑坡,埋了山下三户人家。”
画面切换到滑坡现场的照片:扭曲的房屋残骸半埋在泥土里,断裂的树干横七竖八,救援人员穿着橙色救生衣在废墟上搜救。
巧儿的呼吸猛地一滞,指尖不自觉攥紧了笔——这场景太熟悉了,上个月银锁发烫时,她闭眼看见的就是这样的画面:青石村的老银杏树歪在一边,后山的泥土裹挟着石块涌向下坡的农舍,爹娘的呼喊声混在风雨里。
“稀土是战略资源,但不是‘亡国资源’。”
陈教授的声音带着痛心,“很多矿主只图短期利益,用‘搬山式’开采,把山体的‘骨头’都挖空了。
你们学地质的,得记住,山是活的,有筋骨,有脉络,破坏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巧儿的视线落在屏幕角落的地质剖面图上,图中标记的断裂带走向,竟和她手绘的青石村后山图惊人地相似。
她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咱们村的山是‘龙脊山’,那道白石头梁是龙的脊梁骨,动不得。”
以前只当是老人的老话,此刻对照着剖面图,才惊觉爷爷说的“脊梁骨”
,正是支撑山体稳定的关键岩层。
下课铃响时,巧儿几乎是冲上去拦住了陈教授。
她的手指因为紧张有些发颤,从书包里掏出那张折叠得整齐的地质图:“陈老师,您看这个。”
图纸是她熬夜画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岩层分布、矿脉走向,甚至还有她凭银锁感应标出的“危险区”
。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接过图纸仔细端详。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纸上,把那些细密的线条照得清晰可见。
他先是眉头微蹙,随即眼中泛起赞许的光,手指点在“危险区”
的标记上:“这里的岩层裂隙,你是怎么发现的?仪器测过?”
“是……是凭感觉,还有祖辈留下的记录。”
巧儿没敢提银锁的秘密,只含糊带过,“这是我老家青石村的后山,有人想开采这里的矿,我担心会像您说的那样,塌了。”
她深吸一口气,终于问出藏在心里许久的问题:“老师,您看这样的矿脉,能做到保护性开发吗?不是那种破坏性的挖法。”
陈教授盯着图纸看了足足五分钟,忽然拍了下桌子:“这图太专业了,比有些勘探队画的还精准!”
他拉着巧儿走到走廊的窗边,指着远处的岳麓山:“你看那山,以前也有人想挖石采矿,但后来搞了‘分层保护’——核心区严禁动土,缓冲区搞生态种植,边缘区适度开发,既保住了山,又能让当地人受益。”
他接过巧儿递来的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三个同心圆:“青石村的山有古墓,还有你说的‘龙脊骨’岩层,核心区必须圈起来,把古墓和关键岩层护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