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老支书在世时说了,以那棵老榆树为界,你眼瞎看不见啊?”
周围围了不少村民,有人劝“都是街坊邻居,别伤了和气”
,有人急着说“别耽误大伙儿丈量”
,可两人谁也不肯让步。
李队长站在旁边犯了难,他手里的仪器能测面积,却没法判定历史边界:“陈老板,这情况得先明确边界线,不然没法精准测量。”
陈老板刚要开口,巧儿往前站了一步:“张叔、李叔,先别吵了,咱们去村部拿老台账来核对。”
她记得上次整理土地流转资料时,见过那本牛皮封面的台账,里面详细记录了每户的地块西至,还是当年老支书手写的,连界桩位置、参照物都标得清清楚楚。
“台账能顶啥用?”
老李哼了一声,但揪着老张的手却松了些,“那玩意儿放了十几年,指不定早就不准了。”
“老台账最管用了。”
巧儿耐心解释,“上次乡纪委来查账,都说村部的原始台账是最权威的证据,比咱们空口说管用多了。”
她这话戳中了要害,经历过刘书记的骗局后,村民们对“证据”
二字都有了概念。
老张先松了口:“行,去拿!
要是台账上写着界桩在这儿,你可得把占的地退回来!”
老李梗着脖子:“退就退,要是按榆树分,你还得赔我半分地的收成!”
巧儿快步往村部走,晨雾己经散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村部的门锁还是老样式,她从老支书那里要了钥匙,打开积灰的文件柜,在最底层找到了那本台账。
封面的“清溪村土地台账”
几个字己经褪色,边缘磨得发毛,翻开后,泛黄的纸页上是老支书遒劲的字迹,每一页都盖着村委会的红章。
她很快翻到老张和老李的地块记录,心脏不由得一跳——上面清晰地写着:“张建国(老张)地块037,面积2.8亩,东接李保国(老李)地块,西至排水沟,界桩位于老榆树北三米处,埋深五十厘米……”
后面还画着简易的示意图,连榆树的位置都标了出来。
拿着台账回到地块时,村民们还在议论纷纷。
巧儿把台账递到两人面前:“张叔、李叔你们看,老台账上写着界桩在老榆树北三米,不是您说的这儿。”
她又指了指示意图,“而且当年分地时,确实是以老榆树为主要参照物,界桩是辅助标记。”
老李凑过去一看,指着落款日期:“这是一九九八年十月的记录,正是当年分地的时候!”
老张也眯着眼看了半天,脸慢慢红了,“那……那界桩咋会挪位置?”
“去年雨水大,冲垮了土埂,界桩估计是被牛羊踩歪了。”
旁边的老支书叹了口气,“当年分地我也在场,确实是按榆树分的,后来你们加了界桩,我还说过要定期核对,没想到这么多年没管。”
李队长适时开口:“既然有参照物,咱们现在就量。”
他带着队员走到老榆树旁,用全站仪对准树干,“从榆树往北量三米,就是当年的界桩位置,咱们在这儿重新打个界桩,以后就不会再争了。”
队员拿来新的钢筋界桩,用力砸进地里,又刷上红漆做标记。
李队长报出数据:“老张地块2.78亩,老李地块3.02亩,跟台账上的记录基本一致,误差在正常范围内。”
老张的头埋得很低,半天憋出一句:“老李,对不住,是我糊涂了。”
老李的气也消了,挠挠头:“嗨,我也不该跟你吵,都是为了这点地。”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争执烟消云散。
围观的村民都笑了,张婶拍着大腿:“还是巧儿机灵,这老台账真是宝贝,不然俩老哥还得结仇。”
巧儿把台账收好,银锁在颈间轻轻晃动,泛起细碎的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