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戈壁上的风愈发大了,卷起的沙砾打在戈刃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蒙恬时不时望向河床中央,心中满是疑惑——自跟随王翦出征以来,他见过匈奴的凶悍,见过祁连山的诡异,却从未见过这般反常的景象。
亲卫们早己取出铁铲,在干涸的河床中挖掘起来。
金属铲头撞上卵石的声响在空旷的戈壁上回荡,格外刺耳。
李敢的铁铲刚挖下三尺,便又碰到了硬物,他连忙放慢动作,用手刨开周围的沙子,一块巴掌大的青铜残片露了出来。
“将军,这里有残片!”
王翦立刻走过去,接过残片与手中的铸模比对。
残片的边缘与铸模的缺损处恰好吻合,上面还刻着半条龙尾,纹路与主铸模如出一辙。
“继续挖,这些残片应该能拼出完整的铸模。”
半个时辰过去,亲卫们陆续挖出了七块青铜残片。
蒙武将残片在沙地上拼摆,不多时,一个完整的铸模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铸模呈方形,边长约西寸,与传言中传国玉玺的尺寸分毫不差;上方雕刻着五条相互缠绕的螭龙,龙鳞细密清晰,每一片都雕刻得栩栩如生,龙爪紧握,构成玺钮的形状;下方平整的面上刻着八个凹陷的篆字,虽因锈蚀有些模糊,却能清晰辨认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的字样。
“传国玉玺!”
蒙武失声惊呼,连忙捂住嘴,眼神里满是震惊与惶恐,“这……这分明是传国玉玺的铸模!
将军,传国玉玺不是藏在咸阳宫章台殿的宝匣里吗?怎么会在这里出现模具?”
王翦指尖抚过铸模上的纹路,触感冰凉坚硬,青铜特有的厚重感透过指尖传来。
他当然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那方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玉玺,方西寸,螭兽钮,刻着李斯亲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字,乃是大秦的镇国之宝。
当年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命玉工将和氏璧精心雕琢成玉玺,从此便成为皇权的象征,除了皇帝和少数近臣,几乎没人能亲眼得见。
“仔细查看铸模的缺损处。”
王翦吩咐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蒙武立刻将铸模翻转,缺损的一角朝向阳光。
那处缺损并非自然锈蚀所致,边缘齐整得如同刀削,带着明显的撞击痕迹,缺口约莫有指甲盖大小,形状不规则,像是被人故意砸掉的。
蒙武凑近细看,忽然想起一事,连忙说道:“将军,去年陛下南巡,在会稽山祭祀大禹时,曾展示过传国玉玺!
末将当时随侍在侧,远远见过一眼,记得玉玺的左下角也有一处缺损,与这铸模的缺口形状几乎一致!
连边缘的细微纹路都一模一样!”
王翦心中一震,如遭雷击。
他曾在咸阳宫见过传国玉玺的原件,那处缺损是当年秦昭襄王时期,和氏璧历经波折留下的痕迹——据说当年蔺相如完璧归赵时,为护玉璧周全,曾将其摔在柱上,留下了这道缺口。
这缺口天下独此一份,绝无可能模仿得如此精准。
“继续挖掘,务必找出与铸模相关的所有物件。”
王翦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望着西流的河水,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祁连山雪坑中的上古战场、指向沛县的蚩尤旗、刻着“赤帝子出”
的《赤帝斩蛇书》,如今又出现了传国玉玺的铸模,这一切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难道真的有人在谋划着颠覆大秦?
亲卫们的挖掘愈发仔细,连每一块卵石都要翻转查看。
夕阳渐渐西沉,将戈壁染成一片金红,疏勒河的水流泛着粼粼波光,像是一条流动的血带。
就在这时,李敢的铁铲忽然挖到了一个柔软的物件,他连忙停下动作,用手轻轻拨开沙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