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将军你看,”
蒙武将样本与石碑并放在篝火旁,借着跳动的火光展示,“两块石头的色泽、密度几乎一样,敲击的声音也完全相同。”
王翦拿起样本,凑近火光细看。
样本的断面上,嵌着细小的金色云母颗粒,在火光下闪烁着微光——这是阿房宫石材的独特标记,源自骊山东麓乔山山脉的石灰石矿。
他又看向石碑的断面,果然在青黑色的石质中,发现了同样的金色云母,排列成细密的纹路,与记忆中骊山矿脉的矿石特征如出一辙。
“阿房宫的石材都来自骊山东麓的乔山,”
蒙武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火光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那里的石灰石藏量巨大,石质细纯,色泽墨青,被匠人称为‘墨玉’。
这种石料要经过三年的浸泡、十二道细磨才能使用,当年少府为了采办,征调了十万刑徒,每块石料都刻着监工的名字和开采日期,由禁军押运至咸阳,管控严得连石屑都不许外流!”
王翦的指尖划过石碑上的云母纹路,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始皇帝三十五年。
那年他奉旨督查阿房宫工程,曾亲赴骊山采石场视察。
只见数万名刑徒戴着镣铐,在监工的皮鞭下劳作,巨大的石块被绳索捆绑,由数十人合力拖上牛车,每辆牛车都插着写有编号的木牌,沿途有三道关卡核验。
如此严密的管控,为何会有石料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黑水河底?
“用匕首刮一点石屑下来。”
王翦下令道,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碑身。
蒙恬立刻抽出匕首,刀刃贴着碑角轻轻一刮,少许石屑落在掌心,呈青黑色,细腻如粉,用手指揉搓,没有普通岩石的粗糙感,反而带着一丝滑腻。
“这是经过细磨的石面,”
蒙武凑上前仔细查看,肯定地说,“阿房宫的石碑和匾额,都会经过十二道细磨工序,先用粗砂石打磨,再用细砂岩抛光,最后用丝帛擦拭,才能达到这样的光滑度。
寻常石匠根本没有这样的手艺,只有少府尚方监的御用匠人才能做到。”
一首跪在旁边的亭长突然抬起头,怯生生地说道:“将军,小的想起一件事……去年冬天,大概是腊月初六,有批自称‘少府采办’的人来过这里。
为首的人戴着进贤冠,穿黑色朝服,腰里挂着铜印,带着十几辆牛车,每辆车上都盖着油布,看不清里面装的什么。
他们夜里在河边搭帐篷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临走前还让我们不许对外说见过他们。”
“帐篷搭在何处?”
王翦追问,眼神骤然锐利。
亭长连忙指向河西岸的一片洼地:“就在那里!
他们还在地上挖了灶,小的今早去看,灰烬底下还有没烧尽的木炭。”
王翦立刻带人赶往洼地。
篝火的灰烬早己冷却,呈灰白色,蒙武用树枝拨开灰烬,底下果然有几块未烧尽的木炭,还有一枚青铜凿子的碎片。
凿子的断口新鲜,显然是近期断裂的,刃口处还沾着细小的墨青色石屑——与石碑的石料完全一致,甚至能看到石屑嵌在刃口的缝隙里。
“是少府的人干的。”
王翦的声音冰冷刺骨,像黑水河的河水般寒冽。
他想起疏勒河木盒里的“尚”
字刻刀,想起骊山矿脉中刻着“骊”
字的矿石,想起那些失踪的刑徒,如今又加上阿房宫的石料和少府采办的行踪,一个庞大的阴谋网在脑海中渐渐清晰:有人利用少府的职权,盗取骊山石料和陨铁矿脉,铸造兵器,刻下预言,为刘邦的崛起造势。
蒙恬突然指向碑身背面,那里刻着一幅简易的舆图,用细如发丝的线条勾勒出山川河流,标注着从黑水津到沛县的路线,路线旁用小字刻着“玉英石十车,己运沛泽,三月后铸玺”
。
“玉英石!”
蒙武惊呼道,声音都变了调,“那是阿房宫专用的石材,是制作传国玉玺的衬石!
当年李斯奉诏刻玺,就是用的这种石料,全天下只有骊山深处有矿!
他们竟把玉玺的材料也运给了刘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