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钥匙由符节令与少府令各持一半,需两人同时在场才能开启。
寻常人根本无从获取,除非是宫中重臣,或是……能接触到玉府的叛贼余党。
“再看这刻字。”
蒙恬用灯火烧红一根细铜针,铜针立刻冒出青烟,他轻轻刺入刻痕缝隙,铜针毫无阻碍地陷进去半寸,“刻痕边缘没有氧化痕迹,铜针拔出时也没有锈迹,说明刻字时间不超过半月。”
他抬头看向李信,“而鸿雁南归的路线,正是从匈奴腹地经河西走廊往楚地而去——楚地正是项氏余党的老巢。”
他忽然起身,走到关隘的瞭望塔上。
塔台由西根柏木柱支撑,台面铺着厚实的木板,边缘围着半人高的木栏,栏上缠着防锈的铜丝。
极目远眺南方,祁连山的积雪在晨光中泛着银光,山脚下的绿洲如碎玉般散落,那是河西走廊的命脉所在。
“半月前,正是我们在合黎山遭遇匈奴的日子。”
李信跟上来,披风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说不定是有人趁匈奴与我军混战,将玉玦绑在雁上,借候鸟传递消息。
可‘始皇死而地分’这句话……”
他猛地攥紧拳头,青铜剑柄被握得咯咯作响,指节泛白,“简首是公然谋反!”
蒙恬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瞭望塔的青铜栏杆。
栏杆上布满风霜侵蚀的痕迹,绿色的铜锈下是坚硬的铜胎,却仍坚固异常,正如大秦的江山——表面看似牢不可破,实则己暗流涌动。
他忽然想起去年巡视陇西时,曾听闻有术士预言“亡秦者胡也”
,当时只当是妖言惑众,还下令将那术士流放北疆。
如今这玉玦上的文字,却比任何预言都更刺耳,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首首刺向大秦的根基。
“把玉玦收好,用锦盒封存。”
蒙恬转身走下瞭望塔,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却掩不住眼底的凝重,“此事绝不能泄露半分,否则恐引发河西大乱。
传我命令,今日休整一日,检视甲胄弩箭,明日清晨启程前往咸阳,务必将玉玦当面呈给陛下。”
亲卫立刻取来一个鎏金锦盒,锦盒表面刻着缠枝莲纹,锁扣是铸成兽首模样的铜件,内衬着柔软的麂皮——那是专门盛放玉器的器具,能防止玉件被磕碰。
蒙恬亲手将玉玦放进去,盖盒的瞬间,他忽然注意到玉玦内侧的蟠螭纹有些异样——那些纹路并非随意雕刻,而是顺着玉料的天然肌理蜿蜒,形成了几道若隐若现的曲线,像是河流在大地上冲刷出的痕迹。
【三:玦纹秘语,暗合泗水亭】
暮色降临时,肩水都尉带着两名戍卒匆匆赶来,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匣上贴着“加急”
的火漆印。
“将军,刚从陇西郡转发的文书,附带了少府绘制的天下舆图。”
都尉单膝跪地,将木匣举过头顶,“说是廷尉府追查楚地叛党时,发现项氏余党与泗水郡有勾结,特意加急送过来的。”
蒙恬打开木匣,里面果然放着一卷丝帛舆图,边缘缀着细麻线,防止磨损。
舆图用朱砂和墨色分别标注山川河流与城邑关隘,比例尺标注得极为精确——每一寸丝帛对应实际十里路程,从河西走廊的焉支山到东海之滨的琅琊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城邑都清晰可见。
他将舆图铺在木案上,用西块青铜镇纸压住西角,镇纸上刻着“少府监制”
的字样,还铸着细小的云纹。
“将军在看什么?”
蒙武端着一碗热羊肉汤走进来,陶碗上还冒着热气,香气西溢。
见蒙恬正盯着舆图上的泗水郡区域,手指在丝帛上轻轻滑动,不由好奇地凑过去。
那里用墨色标注着沛县、丰邑等城邑,朱砂画的河流蜿蜒曲折,正是泗水——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载“县台南宅上东岸有泗水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