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陈静初联系得很顺利,第二天下午,刘海就在人才交流中心附近的一家环境清雅的茶馆包间里,见到了她提到的那两位潜在人才。
第一位是省财经学院毕业的,名叫赵明,二十二三岁的年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白衬衫和西裤,虽然略显青涩,但眼神里透着股求知欲和干劲。
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营百货站坐办公室,干了快一年,感觉每天都是喝茶看报纸,学的知识都快荒废了,一心想找个能真正做事的地方。
刘海没有一上来就画大饼,而是详细询问了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尤其是对乡镇企业、个体经济发展的理解。
赵明显然做过功课,结合课堂知识和有限的见闻,谈了不少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理想化,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对市场经济的前景非常看好,这让刘海很是欣赏。
“我们海牛公司,现在摊子铺得不算小,但管理很粗放。”
刘海坦诚地说,“缺的就是像你这样有专业知识,又愿意从基础做起的年轻人。
来了之后,可能会很辛苦,要从最具体的业务学起,跟着我或者陈助理跑种植基地、跑加工厂、跑商场,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你能吃苦吗?”
赵明推了推眼镜,语气坚定:“刘总,我不怕吃苦!
我就是不想年纪轻轻就在办公室里混日子。
只要能学到真东西,有发展前途,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刘海点点头,又看向旁边那位。
第二位是原市二轻局的技术骨干,名叫周国强,西十岁左右,面容敦厚,手掌粗糙,一看就是常跟机器打交道的人。
他话不多,但句句实在。
二轻局改制,他们这些技术人员的处境变得尴尬,他不想守着铁饭碗等死,想凭手艺找条新路。
刘海问了他一些关于设备维护、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周国强回答得条理清晰,经验老到,还举了几个他在原单位进行小改小革提高效率的例子。
“周师傅,我们镇上的药材加工厂正要扩大规模,引进新设备,省城的电子表厂也需要懂行的人盯着生产。”
刘海说道,“技术上,你肯定没问题。
但我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技术员,而是一个能帮我管好生产,带好工人,保证产品质量和效率的生产主管。
这压力可不小,不仅要懂机器,还要懂管人。”
周国强搓了搓手,沉稳地回答:“刘总,管理方面我确实经验少点,但我愿意学,也相信自己能管好。
只要您信得过我,给我机会,我一定把生产这块给您盯牢了,出不了岔子。”
刘海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一种技术人员的执着和对新挑战的渴望。
他需要这种踏实肯干、又有真才实学的老黄牛。
谈话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刘海对这两个人都非常满意。
他当场就表明了录用意向,并开出了比他们原单位高出至少百分之五十的薪资,还承诺根据业绩会有丰厚的奖金。
赵明和周国强都被刘海的诚意和魄力打动,尤其是看到刘海虽然年轻,但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远见和务实,让他们觉得跟着这样的老板干,有奔头。
两人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人才到位,公司的基本骨架总算可以搭起来了。
回到公司临时办公室,刘海立刻召集了目前的所有核心人员:陈静初、王建国(二狗)、刚刚入职的财务主管周伟,以及新加入的赵明和周国强。
刘富贵因为主要负责镇上的加工厂和种植基地协调,这次没来。
看着办公室里这几张或熟悉或新鲜的面孔,刘海心中豪气顿生。
他站在前面,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任命:
“静初,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统筹协调省城这边所有业务,兼管电子表厂和商场,同时负责与我首接对接的所有重要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