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寻找连接科技与文博的“共同语法”
,绝非易事。
这需要超越单纯的技术方案或文化理念,构建一个双方都能理解、认可且愿意遵循的底层框架。
专项小组的工作陷入了深水区。
技术团队拿出了一套极其精密的数据结构化方案,确保了信息的机器可读性与高效处理,但文博专家们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段定义和关系图谱,首皱眉头,认为这割裂了文物的整体性和独特的历史脉络感。
“一件商周青铜鼎,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尺寸、成分、纹饰名称这些可量化的数据,”
一位老专家痛心疾首,“更在于它背后的礼制、铸造工艺、甚至是在地下千年形成的独一无二的锈色!
这些‘气韵’如何被结构化?”
而文博专家希望强调的“原真性”
和“学术脉络”
,在技术人员听来又过于抽象和主观,难以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指令。
讨论再次陷入僵局。
刘亦菲列席会议,看着双方都有些疲惫和沮丧的脸,忽然开口:“或许……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追求一个完美涵盖一切的‘终极语法’?”
所有人都看向她。
她斟酌着语句,尽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学语言一样,是不是可以先从最基础的‘词汇’和‘简单句’开始?我们先一起定义一套最核心、最基本的数据元标准,比如一件文物无论如何都必须包含的最基础信息,确保彼此能‘看懂’对方在说什么。”
“然后,”
她继续道,目光扫过双方,“在这个基础上,允许不同的博物馆、不同的研究项目,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添加更丰富的‘形容词’、‘从句’和‘修辞’?技术平台提供容纳这些扩展的可能性,并确保它们能被检索、关联,但不强制统一?”
会议室安静了片刻。
技术团队负责人率先反应过来:“您的意思是……分层级的数据模型?核心层强制标准,扩展层开放自定义?”
“对!”
刘亦菲点头,“这样既保证了基础互通,又保留了各自的灵活性。”
文博专家们也陷入了思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