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豌豆荚”
内测的口碑,如同水面的涟漪,以一种超乎江瑾辰预料的速度,悄然扩散开来。
最初只是在中关村的数码发烧友和高校技术宅的小圈子里流传,但“便捷找软件”
这个核心痛点抓得太准,体验上的些许瑕疵完全被这种前所未有的方便所掩盖。
一传十,十传百,内测邀请码甚至在一些论坛上成了小范围流通的“硬通货”
。
用户增长曲线开始悄然加速,虽然绝对数量依旧不大,但势头己经起来。
更重要的是,开始有零星的个人开发者主动找上门来了!
第一个找来的是一位网名叫“孤星”
的程序员,他独立开发了一款塞班系统的记事本增强软件,苦于没有分发渠道,只能挂在个人主页上,下载量寥寥。
他在论坛上看到“豌豆荚”
的讨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网站上的指引,上传了自己的软件。
第二天,他惊喜地发现,一天内的下载量就超过了他过去一个月的总和!
他激动地通过网站留下的客服QQ(还是孙浩临时申请的)联系上了团队,发来了一大段感谢的话,还反馈了好几个优化建议。
“孤星”
的成功案例,像一颗火种,迅速在独立开发者的小圈子里点燃了希望。
越来越多像他一样怀揣梦想但缺乏资源的个人开发者,开始尝试着将他们的作品上传到“豌豆荚”
。
徐浩东和技术团队压力倍增,要审核软件,要保证服务器稳定,要快速响应各种技术问题。
但痛并快乐着,每一个新软件的加入,都意味着平台内容的丰富和吸引力的提升。
江瑾辰则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
他立刻让孙浩着手整理这些早期开发者的故事,撰写成简单的宣传文案,配上软件截图和下载数据(经过对方同意后),开始在各大论坛有策略地投放。
“草根开发者的福音!”
“你的软件,也能被千万人看见!”
“豌豆荚,助力每一个移动梦想!”
这些充满煽动性的口号,配合真实的数据和案例,在2002年的互联网环境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有这么一个叫“豌豆荚”
的平台,正在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风,开始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