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的道理。
他大力推行农业改革,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在他的激励下,应天附近地区的农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为前线作战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后勤保障。
在军事行动方面,朱元璋高瞻远瞩,巧妙布局。
他打着韩宋国的旗号,首先派遣耿炳文率领一万精锐之师攻打长兴。
耿炳文身先士卒,指挥有方,经过一番激烈鏖战,成功夺取了长兴这一战略要地。
紧接着,朱元璋又命令徐达率领一万精兵强将直取常州。
徐达智勇双全,所率部队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克了常州城。
而朱元璋本人则亲率大军进击宁国,一路上士气高昂,锐不可当。
随着长兴、常州和宁国等地相继被纳入囊中,朱元璋乘胜追击,毫不松懈。
他再次调兵遣将,派遣赵继祖统率两万精锐部队攻打江阴;同时命朱文正率领一万精兵强攻常熟。
两处战场皆是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但最终都在朱军的凌厉攻势下宣告陷落。
随后,朱元璋继续挥师南下,派遣胡大海、常遇春和缪大亨三位大将各领一万精锐分头出击,分别进攻徽州、池州和扬州。
三路大军犹如三把利剑,直插敌军腹地,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望风披靡。
话说那朱元璋行动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宋国境内。
刘福通得知此事后,心中不禁对朱元璋的强大实力暗暗惊叹。
他深知此时的朱元璋风头正劲,如果不能与其交好,日后恐怕会成为一大威胁。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刘福通便向韩林儿进言,建议给他升官加爵,以拉拢这位猛将。
韩林儿听闻刘福通的提议,觉得颇有道理。
毕竟如今局势动荡不安,各方势力纷争不断,若能得到朱元璋这样的强援相助,对于巩固自身政权必然大有裨益。
于是,韩宋政权当机立断,派遣使者前往朱元璋营地,正式授予他“仪同三司”
和“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的官职。
得到新官衔后的朱元璋并没有急于继续扩张领土,而是选择了休整部队。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集中精力治理此前攻占的地区,推行一系列有利于民生发展的政策措施。
通过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等手段,使得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同时,朱元璋还加强了军事防御工事的建设,训练士兵,提高军队战斗力。
经过这番精心治理,原本被占领的地盘变得愈发稳固,牢牢地掌控在了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之中。
眼见时机成熟,朱元璋再次挥师出征,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战之旅。
他麾下的大将常遇春勇猛无比,率领大军迅速攻占了衢州;与此同时,胡大海也不甘示弱,一举攻克了处州。
随着这两场战役的胜利,朱元璋所部成功控制了江左和浙右等地,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韩林儿和徐福通在获知此消息之后,心中大惊,赶忙派遣使者前来拉拢朱元璋,对朱元璋予以加封,册封其为吴国公。
此时此刻,即便朱元璋对外宣称自已麾下坐拥多达二十万的雄师,但实际上他所占据的领地面积依然颇为有限。
不仅如此,由于身处四战之地,周遭强敌环伺,他不得不分兵遣将去驻守各方防线,如此一来,真正能够投入作战使用的兵马仅有区区十万而已。
且看这局势分布,东边和南边皆是气势汹汹的元军虎视眈眈;而在东南方向,则是实力不容小觑的张士诚盘踞一方;至于西边,则是由徐寿辉掌控的势力范围。
虽说他们同样都是高举反元大旗的武装力量,然而,张士诚与徐寿辉这两人对于小明王却是心怀敌意,彼此之间矛盾重重。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位于北面的小明王以及刘福通所统率的红巾军主力部队,犹如一把利剑直插元军腹地,极大地牵制住了元军的大量兵力。
再加上张士诚和徐寿辉目前的实力尚不足以吞并朱元璋,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当下的局面对于朱元璋而言,无疑是迎来了一个可贵的发展良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