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宰相沉默良久,答:“若他们真愿学会记住,便是真心。
因为忘记者永远强大,记起者才会软弱??而软弱,才是和平的开端。”
于是,朝廷派出第一批“忆师”
前往草原,教他们建立微光亭,学习书写与倾听。
起初困难重重,游牧民族不屑文字,认为“男子只应握刀,不握笔”
。
但当一位老战士听说自己少年时救过的汉人孩童如今已成为忆屋教师,并专程送来一幅画像时,他老泪纵横,当场跪地请求学习写字。
一年后,草原上出现了第一座由蒙古包改建的忆屋。
孩子们围坐在篝火旁,听着长辈讲述“某某曾在暴风雪中为敌人指路”
、“某某宁可饿死也不抢夺孤儿粮袋”
的故事。
这些故事被记录下来,送往中原共享。
而在中原腹地,一场静默的变革正在发生。
某日清晨,京城最大的微光亭前排起长队。
人们惊讶地发现,榜首名字赫然写着:“李二狗”
,备注:“拾荒三十年,资助七十二名孤儿读书,本人至今未识一字。”
围观者哗然。
此人既非达官显贵,也非文人名士,竟压过无数功勋人物?
监察御史怒斥:“岂有此理!
此等贱民如何能居首榜?定是有人舞弊!”
话音未落,七十二名已成年的受助者齐刷刷现身,每人手持一份泛黄账册、一张旧照、一封书信,证明李二狗如何省吃俭用,如何冒雨送钱上学,如何在寒冬把自己唯一的棉袄送给冻僵的孩子。
“他没读过书,但他教会我们什么叫尊严。”
一名女子哽咽道,“今天,我们来替他认字。”
舆论沸腾。
朝廷被迫承认其事迹真实有效。
不久之后,全国掀起“寻找身边李二狗”
运动,无数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走入公众视野??扫街妇人、渡船艄公、茶馆跑堂、乞丐头领……他们的善行被挖掘、记录、传颂。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社会风气悄然转变。
过去人们争抢“功德榜”
排名,如今却以“是否被人主动续记”
为荣。
世家子弟不再炫耀门第,而是比拼谁帮助过最多陌生人;官员考核新增一项“民间忆名率”
;甚至连青楼妓女也开始记录客人中那些匿名施恩者的名字。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某些权贵暗中串联,企图恢复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