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他猛地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深想下去,连忙收敛心神,将注意力重新投入到手中的情报上,仿佛只有通过这些冰冷的文字,才能暂时驱散那无孔不入的恐惧。
这些情报时效都很新,但多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
关于元军围剿徐宋政权的情报就有近二十份,来源也五八门:
有过路行商的口述,有市井之间的流言,有从战乱地区逃难而来的百姓叙述,甚至还有军情科安插的谍报人员从元军低级军官口中套取的消息……
来源如此复杂,内容自然不可避免的互相矛盾,导致真假难辨。
关于元军和徐宋军队的实际战线,不同情报就给出了好几个版本。
最悲观的版本显示,徐宋政权除了沔阳府和中兴路(治所江陵)还剩下三座孤城在苦苦支撑外,其余占领区早已全部沦陷,元军主力已合围徐宋国都蕲水县城,徐寿辉败亡恐在月余之内。
另一份情报则显示,从江浙行省调去的东路元军,在蕲春城下再次遭遇挫败,大军久攻坚城不克,士卒疲敝不堪,士气极度低落,已有逃兵现象出现。
还有情报详细描述了南路元军(湖广行省兵马)与徐宋军队在武昌府治所江夏城的惨烈拉锯战,声称双方在此地反复争夺数月之久,城墙几度易手,城外血流成河。
朱重八猜测,朴道人将这些原始情报给他看,多半存了考验自己情报分析能力的意思。
他看得极为认真,不时起身,对照墙上那幅巨大的荆湖地区舆图,将一条条信息在地图上比划出来,交叉比对,试图从这些相互矛盾、零碎混乱的信息中,剥离出迷雾背后真实的战线轮廓。
朱重八全神贯注,以至于忘了时间流逝。
直到初步得出一个相对模糊但逻辑自洽的结论后,他才继续翻阅下面的文件。
徐宋政权的情报下面,是关于江北张士诚所部的最新动向。
朱重八这才知晓,此人竟已攻占了泰州、如皋、高邮、宝应、盐城等五座城池,势力大涨,甚至已经建国称王,如今正率大军猛攻淮安路治所山阳县,兵锋极盛。
再往下,则是关于刘福通所部的零星信息。
情报显示,这支早已沉寂多时的红巾军残部,最近突然活跃起来,正在围攻汝宁府治所汝阳县。
由于缺乏前置情报支撑,朱重八并不清楚刘福通所部如今实力如何。
但此人能在元廷统治腹地突然发起攻势,并且有能力围攻府城,那至少说明一件事——元军在江北地区的兵力部署出现了巨大空虚!
朱重八将所有这些信息在脑中不断回放、拼接、比对,天下抗元形势的宏大图卷,第一次在他面前朦胧地缓缓展开。
他尝试着跳出自己过去作为一镇抚使的视角,努力站在石山的高度,去分析元廷中枢在面临这四处烽火的局势时,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及这其中可供红旗营利用的战略机遇。
朱重八完全沉浸其中,已经忘记了时间流逝,直到一个声音将他惊醒。
“重八,看得如何了?”
赵庸不知何时已忙完手头的事,来到他的案前。
朱重八猛地回神,连忙起身:
“回参军,属下已经大致看完了。”
赵庸其实一直在暗中观察朱重八。
见他自始至终全神贯注,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对照地图,状态投入,并非装模作样,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期待,问道:
“哦?可有什么收获和见解?”
朱重八的收获确实很大,对天下大势有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宏观认识,尽管还很模糊。
但具体到情报分析本身,无论是徐寿辉、张士诚还是刘福通方向,他都只能梳理出大致的脉络,细节仍是一片模糊。
他不想就这样泛泛而谈交差了事,让赵庸觉得自己徒有虚名。
朱重八的脑子飞快转动。
自己之所以能看到这些高度机密的情报,必然是得到了石元帅的指示。
石元帅肯定更早、更全面地掌握了这些情况。
那么,以元帅那双洞悉全局的慧眼,必然会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以利用这难得的战略机遇。
江宁城刚刚攻克不久,大军才完成休整,即将再次出征。
之前的行动,显然不可能是在江南。
他的目光猛地扫过墙上那幅巨大的应天府及周边地区舆图,视线迅速北移,越过滔滔长江,落在江北那片土地上。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他的脑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