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她跪在地上,抱着那堵墙嚎啕大哭。
围观人群无不动容,有人自发跪下,向那些未曾被承认的英魂行礼。
此时,在云南某山村小学,孩子们正围着一台老收音机。
自从林小梅的故事曝光后,学校成立了“星星广播站”
,每天放学后播放一位长辈的人生片段。
今天轮到班里最沉默的小男孩朗读??他的爷爷曾是滇缅公路修路工,九死一生,却从未提起过往。
男孩声音很小:“我爷爷说,那时候每人每天只能吃半碗糙米,挖山时塌方死了十三个人。
他们把尸体裹在草席里,埋在路边,连碑都不敢立。
但临死前,有个叔叔笑着说:‘以后汽车跑得多快啊,咱们也算踩过中国的脊梁了。
’”
教室安静极了。
老师悄悄打开了直播,标题写着:“今天我们听一个普通人的史诗。”
直播间人数迅速突破百万。
弹幕刷屏:
>“我们欠这些普通人一句谢谢。”
>“历史不该只有胜利者的名字。”
>“我也想把我外公的故事说出来。”
当晚,全国有超过五千个家庭开启了“家庭夜谈会”
。
饭桌上,老人们第一次敞开心扉,年轻人第一次认真倾听。
有人录下了父亲讲述自己在唐山地震中背出八名同事的经历;有人拍下母亲回忆文革时期偷偷资助贫困学生的往事;还有人发现舅舅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却因家庭压力放弃深造,默默当了一辈子中学教师。
这些视频汇聚成一股温柔的力量,冲刷着时代的遗忘症。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开始关注这场“记忆复兴运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召开会议,讨论“非官方叙事在历史建构中的价值”
。
一位德国学者感慨:“我们花了六十年才学会倾听纳粹受害者的证言,而中国正在用一年时间,唤醒千万被遮蔽的声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变化。
某高层会议上,有人提出警告:“过度挖掘过去,容易引发不稳定情绪。”
另一人反驳:“真正的稳定,来自于诚实面对历史。
如果我们连先辈的牺牲都不敢承认,又怎能要求下一代忠诚于这片土地?”
争论持续数日,最终达成共识:成立“国家记忆工程委员会”
,系统性抢救濒临消失的口述史料,同时设立“沉默者纪念日”
,每年清明前一天举行全国性追思活动。
第一年纪念日当天,全国各地同步举行仪式。
在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主持人念出一段新镌刻的文字:
>“谨以此碑,献给所有未被记载的奉献者??
>你们不曾出现在史书首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