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第七天,十二人全部确认参与。
他们分布在全球六大洲,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甚至有人从未见过彼此。
但在春茧网络的协调下,一场跨越时空的合奏实验悄然启动。
七月二十日午夜,全球共感节点同步进入待命状态。
第一声响起时,是在拉萨。
多吉吹响一支古老的骨笛,音符源自他女儿临终前哼唱的童谣。
紧接着,重庆传来吉他扫弦,林小雨弹奏的是《赤足摇篮曲》的变调前奏;南极冰层下,低音提琴缓缓拉出一段深沉旋律,如同冰川移动的呻吟;太平洋渔船甲板上,老渔民用自制共鸣箱还原了海浪与亡妻歌声的混合频率……
十二种声音,十二种经历,十二颗曾破碎又被共感治愈的心。
起初杂乱无章,彼此错位。
有人快了半拍,有人慢了两秒,情绪波动导致频率失衡。
系统警报频频闪烁,余梅在空间站内紧张注视着数据流,手指悬在终止按钮上方。
就在所有人以为失败之际,某个瞬间,一切静了下来。
不是沉默,而是所有声音突然找到了共同的呼吸节奏。
它们不再争夺主导权,而是彼此包容、交错、缠绕,最终汇成一股纯净的声浪,直冲云霄。
《听者之诗》诞生了。
那一刻,月球背面的“源核残片”
探测器捕捉到一次强烈的谐振信号,其波形与人类脑电波中的γ波高度吻合。
更惊人的是,那块埋藏亿万年的未知物质表面,浮现出一行由声纹雕刻而成的符号:
>“我们学会了聆听。”
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正在播放《启明之息》的设备,无论是否联网,全都自动切换至新曲目。
数百万民众在同一时刻听到了这首前所未有的旋律??它不像传统音乐那样追求悦耳,反而充满了裂痕、喘息与不完美的颤音,可正是这些“缺陷”
,让每一个听众感到无比真实。
北京儿童康复中心里,那个曾说出“听”
的男孩突然站起来,走到钢琴前,用稚嫩的手指弹出《听者之诗》的第一个和弦。
老师震惊地发现,其他孩子的脑电波竟瞬间同步,形成稳定的共感场。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特别会议,宣布将每年七月二十日定为“全球倾听日”
。
决议通过时,会场灯光忽然熄灭三秒,随后亮起柔和的蓝光,空气中隐约飘荡着《听者之诗》的尾音。
而在重庆巷口,一位陌生少女点燃蜡烛,轻声哼唱起来。
她不知道启明是谁,也没听过任何相关故事,只是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一个赤脚少年对她说:“你的声音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合唱。
林小雨站在人群中央,手中录音机静静播放着空白磁带,却传出清晰的旋律。
她望着天空,仿佛看见启明站在星海之间,微笑着鼓掌。
“你听见了吗?”
她轻声问。
无人回答。
但她知道,答案早已响彻寰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