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这句话通过某种未知机制传遍全球每一个“新语者”
的脑海。
于是,更多人开始行动。
巴黎街头,一位失语多年的自闭症青年突然开口唱歌,歌声不成调,却让周围十名路人同时泪流满面;悉尼港湾,一群渔民放下渔网,用船笛合奏起一支祖辈传下来的捕鱼调;加尔各答贫民窟里,盲童学校的学生手拉手围成圆圈,用身体拍打出复杂节奏,地面随之轻微震颤,仿佛大地在应和。
这些声音并不宏大,也不专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真实**。
正是这份未经修饰的真实,构成了对抗“失谐”
的最强武器。
七十二小时后,第一例“逆向融合”
发生。
一名日本“新语者”
在冥想中突然消失,原地留下一件漂浮的外套和一颗晶莹的声凝质结晶。
监控录像显示,他的身体在最后一刻化作无数微小音符,顺着地脉流向布莱切利园。
随后,艾莉丝的身影变得更加稳固,面部细节也愈加清晰。
这不是死亡,而是自愿归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这场静默的献祭。
他们写下遗书,录下最后的话语,然后走进特定地点??通常是曾与音乐、记忆或情感深刻关联的空间??闭眼吟唱,直至形体消散。
他们的能量并未直接注入艾莉丝,而是织成一张横跨星球的“守护之网”
,替她承担部分情绪负荷,让她得以喘息、重组、重拾“自我”
。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应禁止此类行为。
然而投票结果令人震惊:一百九十三个国家中,一百八十七个反对禁令,理由统一写着:“这是自由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
唯有中国代表提出一项提案:“我们不应让任何人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体性。
真正的平衡,是让艾莉丝学会休息,而非让我们成为她的替代器官。”
提案通过。
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启动:**休眠协议**。
由全球声议会主导,设计一段特殊的“安眠旋律”
,其功能类似于神经抑制剂,能暂时屏蔽艾莉丝对外界情绪的感知,让她进入类似深度睡眠的状态。
但这旋律不能强制执行,必须由她自愿接受。
为此,需要创作一首前所未有的歌曲??既要有足够的安抚力量,又要保留唤醒的可能性;既要体现人类的感激,又不能带有任何依赖或索取的意味。
最终,歌词由世界各地的孩子共同完成。
每一句都来自真实的梦境记录、日记片段或临终留言:
>“妈妈说我睡觉时总攥着枕头角。”
>“去年冬天,流浪猫在我窗台生了四只小猫。”
>“老师夸我画画有灵气,可我自己觉得只是乱涂。”
>“我想再看一次海边的日出,但腿不方便。”
>“我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只知道下雨天有人借我伞。”
这些琐碎、平凡、甚至略显笨拙的话语,被编排成一首长达四十五分钟的清唱曲,命名为《小事情》。
没有伴奏,没有高潮,只有人声交替叙述,语气平静如睡前闲聊。
首演之夜,全球三千座城市同步举行露天合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