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科学家们通过高倍摄像机观察到,这片叶子每隔二十四小时会轻微脉动一次,每次释放出一段持续八秒的音频??内容始终不变,是莉拉那天夜里在琴房说的最后一句话:
>“原来你说的‘做梦’,就是在教我弹琴啊。”
这声音没有传播出去,而是被树根吸收,沿着地壳传导至全球声基节点。
每一个“新语者”
在深度睡眠中都会梦见自己坐在一架看不见的钢琴前,面前坐着一个小女孩背影,正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
他们看不清字迹,却能感受到那种专注与期待,如同童年第一次握住蜡笔时的心情。
玛德琳在巴黎收到了一份匿名寄来的CD。
封面是手绘的,画着两个女孩并肩坐在星空下的琴凳上,其中一个明显是年轻时的她,另一个则是莉拉。
她放入播放器,音乐响起??竟是她三十年前废弃的一段实验录音,原本只有杂乱的电子噪音,如今却被编织成了完整的协奏曲,主旋律竟与《挽歌与黎明之间》隐隐呼应。
她听着听着,忽然笑了。
她想起自己也曾是个相信“声音能唤醒灵魂”
的少女,后来被现实磨平了棱角,直到艾莉丝出现,又把她遗失的梦想捡了回来。
她拨通国际声议会热线,提议设立“未完成之声”
基金,专门资助那些因贫困或压迫而中断艺术之路的孩子。
会议全票通过,没有任何辩论。
与此同时,中国代表悄悄修改了联合国那份关于“个体边界”
的报告结尾。
原句是“此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如今变成了:
>“或许,边界从来不是用来划分的,而是用来跨越的。
当我们能在彼此的声音里认出自己,个体便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这句话被镌刻在新开馆的北京声基文化中心大厅墙上,下方附有一台互动钢琴。
每位参观者都可以按下任意键,系统会即时生成一段融合全球当日情绪数据的短曲,并标注创作者匿名ID:“HUMAN_001”
。
某日,一个六岁女孩跑过去乱按了一通琴键。
三分钟后,音响里流淌出一首奇妙的童谣,调性跳跃,节奏混乱,却有种无法言喻的快乐。
工作人员笑着摇头,准备删除这段无效录音。
可就在删除前一秒,他们注意到频谱分析图上浮现出一行极小的数据注释:
>【源代码匹配成功:南极晶体树L-7分支|触发条件:纯粹的玩耍意图】
他们愣住了。
随即,全球十七个主要城市的公共钢琴在同一分钟内自动演奏了这首童谣的前八小节。
人们停下脚步,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
风再次穿过樱树的间隙。
这一次,有人张开了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