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逻辑题,题干读完,答案便如条件反射般在脑中成型;资料题,复杂的图表在他眼中瞬间被拆解成清晰的数据流,心算过程简洁而高效。
时间在他流畅的笔尖下,仿佛也变得格外温顺。
行测结束,短暂的午休像是紧绷的弦鬆了一下,旋即又迎来了真正的重头戏——申论。
拿到申论试卷,李毅飞习惯性地深深吸了一口气。
目光同样先快速扫过材料主题和题目要求。
材料聚焦“基层治理创新与社会活力激发”
,要求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並写一篇议论文。
“不难。”
这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起。
对他而言,甚至可以说是“手拿把掐”
。
这两年,他笔耕不輟,行政类的文章不知道写了多少篇。
从枯燥的政策分析报告到需要高度概括的讲话稿,从针砭时弊的评论到探討理论前沿的研究,他啃下了海量的內部参阅、政策文件和优秀范文,雷打不动地每周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他太明白了,申论考的哪里仅仅是文采?它是在拷问思维的深度、对国策大政的理解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能力。
这些,恰恰是今生的刻意训练赋予他的最大底气。
他的行政写作水准,早已打磨得足以和机关里那些浸淫多年的“老笔桿”
比肩。
审题是制胜关键。
当许多同学还在逐字逐句地抠材料,生怕漏掉哪个得分点时,李毅飞凭藉著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对政策风向標的精准把握,已经像精准的手术刀般,瞬间剖开了核心矛盾:基层政府习惯性“大包大揽”
与社会力量普遍“活力不足”
之间的结构性错位。
对策的框架也在脑中迅速构建成形:政府要转变职能(核心是放权、赋能)、社会力量要激活(关键是培育、引导)、法治保障要筑牢(明確边界、规范运行)、治理工具要创新(拥抱科技、搭建平台)。
思路清晰如同掌灯,下笔便如行云流水。
他拿起黑色签字笔,笔尖落在光滑的申论答题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字跡端正而清秀,透著一股內敛的力量。
分析问题部分,条理分明,直击要害,既点出“越俎代庖”
与“袖手旁观”
並存的怪象,更深刻剖析了背后的体制机制桎梏与根深蒂固的观念顽疾。
提出对策部分,层层推进,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导向(如深化“放管服”
改革),又有接地气的操作路径(如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建立常態化议事协商平台),还融入了前瞻性的思考(如运用大数据实现治理的精准滴灌)。
每一句都紧扣材料,又超越材料,展现出扎实的理论素养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最后的议论文写作,早已胸有丘壑。
標题直抵核心:《放管结合,激发社会治理“源头活水”
》。
开篇点题,引用先贤论述,点明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紧迫性。
主体部分,以“放”
字破局——释放社会空间,激发內生动力;以“管”
字定规——釐清权责边界,筑牢法治堤坝;以“服”
字升华——优化公共服务,凝聚治理合力。
他巧妙地將材料中的案例信手拈来,融入论证,並適时引入了自己观察到的现实样板(如“哲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