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血小板体积的分布宽度,主要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倘若血小板分布宽度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的均一性比较高。
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个体之间相差比较悬殊,这时候常见的就是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疾。
想到此,滕肖兰的秀眉微皱,“孩子呢?”
“在家。
他妈照顾着。”
“你回家看看没有?”
俞大猷没作声,祁晓玉置气,不准他回家。
滕肖兰理解俞大猷的苦衷,劝解道:“你先不要着急,虽然孩子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但单纯的化验结果不能诊断为疾病,应该延伸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蛋白,如果检查这些项目是正常的,则不能认为是疾病。
如果有轻微的贫血现象,适当用些补血的药物治疗,逐渐会好转的,我有个同学就是这样,回头我再向她请教,这种情况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可是,我儿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蛋白也低。”
“你也别乱阵脚,先定期复查,注意观察血小板的情况,保证营养成分均衡,我相信吉人天相。”
滕肖兰的开导撬开俞大猷心里的阴霾,涌进一束阳光,绷得快断神经松懈开来,叹口气,感激地看了滕肖兰一眼——滕肖兰几次的主动,俞大猷将她视为挚友。
两人正聊着,杨屿也来了。
他和滕肖兰打了招呼,坐在那把沙发前的椅子上,三个人面对面谈起合金筒水压不过关的事情。
杨屿没来之前,一直在合金筒前思考,究竟什么原因使上盖和外箍变形渗漏。
他根据水压没到一兆帕盖子开始变形反推,认为是轻视了一兆帕产生的压力。
理论上,合金筒直径大,水压与合金筒的直径平方成正比,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加厚盖子和外箍。
他正是带着这个想法来和俞大猷阐述的。
杨屿的新思路得到俞大猷和滕肖兰的赞许,俞大猷提议用计算机二次测量变形量,根据数值再下更厚的料做上下盖。
于是,三人一同去一车间。
这次他们计算出精确的变形量,以此为依据采用更厚的钢板做上下盖,杨屿也使用加强级密封胶强化封固。
他们做好这一切,用去一天的时间,周日晚上,第二次水压测试开始。
俞大猷站在合金筒下,目视水压缓慢地上升,他的心里没有底,甚至忐忑,这是一种预兆,他对今晚的试验不报乐观结果。
事情正如他预料的,注水达到一兆帕的时候,加厚的盖子没有出现变形,但该渗水还是渗水。
能做的都做了,仍然不过关,杨屿几近崩溃,自责不堪大用。
俞大猷也焦虑,但日益临近的交货期警示他,焦虑是没有用的,设法攻克才是正解,当务之急,是如实向张总汇报,申请集团外聘专家的协助。
听说专家团要来,江海洋高兴地说,“这下来了救星,咱们可就过关了。”
杨屿也如释重负,强烈的自责感冲淡许多。
江海洋见他情绪稍好,逗他说:“杨工,这下不发愁了吧。”
杨屿捣他一拳:“哪那么多废话!”
谈笑之间,专家团就来了。
众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三个专家围着合金筒会诊,他们提出的疑点,俞大猷为首的项目组一一回答,尤其工艺方面的疑问,滕肖兰对答如流,这么一来,专家一时也没有什么对症的药方,难题又回到俞大猷的手中。
三个专家走后,江海洋朝他们的背影撇嘴,小声嘀咕着,“什么专家呀,我看也是混饭吃的。”
李骁怼他:“嘴欠呢?”
江海洋不服,继续发泄不满:“以前就听说集团聘的那些专家都是砖家,这回领教了。”
“这些人都是有来头的,警告你别胡咧咧啊。”
周浩扳过江海洋的肩,“靠自己,好
好干活。”
俞大猷送专家回来,仰视着合金筒体蹙眉,心想着,总不能干到临期末尾废了吧,毛病到底在哪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