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你说一句话,不知道多久后才会被听见,也不知道会激起怎样的涟漪。”
两人并肩走入堂屋,暖气扑面而来。
桌上摊开着一份文件,《创伤性失语者的非语言表达支持方案(草案)》。
这是为张伟母亲这类患者设计的新计划,结合AI语音重建、手势识别与情绪可视化技术,试图让那些被堵住的声音找到出口。
“我们准备启动试点。”
肖千春走进来,放下湿漉漉的外套,“第一站就在康复中心,邀请家属参与‘共感工作坊’。
他们会学习如何通过眼神、触碰、节奏性的轻拍,去理解亲人的沉默。”
“就像婴儿学语那样?”
陈默问。
“对。”
肖千喜轻声道,“人类最早的语言,本就不靠词汇。
一个哼鸣,一次呼吸的变化,都能传递爱或恐惧。
我们只是在帮人们找回那种本能。”
深夜,四合院恢复宁静。
肖千喜独自坐在录音室,戴上耳机,开始审听今日收集的匿名片段。
其中一条引起她的注意:一个女孩断断续续地说,她每天假装上学,其实躲在公园长椅上看书,因为她害怕教室里的安静??“只要没人说话,我就觉得他们在背后议论我”
。
系统标记为“中度社交焦虑伴现实解离倾向”
,并自动推送了三套疏导方案。
但她注意到,女孩提到一本书,《夜航西飞》,她说:“我想像柏瑞尔那样飞走,可我没有飞机,只有公交卡。”
她记下这本书名,顺手查了一下借阅记录。
令人惊讶的是,过去一个月内,全国有超过四百名青少年在同一本书的留言页写下类似心声:“我也想逃”
“但我怕飞不高就掉下来”
“如果有人告诉我可以慢点飞就好了”
。
她立刻联系徐林:“做个专题吧,《当我们都想逃离的时候》。
不用专家讲解,就让这些读者彼此写信,匿名交换。
让他们知道,孤独不是羞耻,而是共鸣的前奏。”
第二天清晨,“萤火晨语”
推送更新:
>“你不必非得勇敢地面对一切。
>你可以选择暂时离开,躲进一本书、一段音乐、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
>那不是逃避,是你在给自己留一条活路。
>而我们会在这里,等你愿意回来时,轻轻问一句:
>‘刚才去哪儿了?’
>??我们一直都在。”
这则推送引发空前反响。
许多学校心理老师反馈,当天咨询室门口排起了队。
更有家长私信平台:“孩子昨晚第一次主动聊起学校的事,就是因为听了这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