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奇迹接踵而至。
原本贫瘠的北坡荒地,竟然自发长出了几十年未见的野麦;村后干涸多年的古井,一夜之间涌出清泉,水质检测显示富含多种稀有微量元素;最诡异的是,某天夜里,卫星云图捕捉到李家湾上空出现一个直径三公里的圆形气流,呈螺旋状缓慢旋转,中心正是初心田。
林溪带队赶来,带着最先进的地质声波探测仪。
她在田间布下三十六个传感器,连续监测七十二小时,终于得出结论:“这片土地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生态系统??以人类口述记忆为信息源,以菌丝网络为传输介质,以植物为终端载体。
它……它在学习。”
“学习什么?”
张立问。
“学习做人。”
林溪苦笑,“那些录音里的情绪、悔恨、温情、教训,正在被转化为生物信号,影响作物基因表达。
比如,讲述‘歉收之痛’的声音会让水稻增强抗旱能力;提到‘邻里互助’的片段,则能促进根系共生。
这不是进化,是共情驱动的适应性变异。”
张立沉默良久,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峦。
他知道,这场实验早已超出了农业范畴。
他们在重建一种失落千年的契约??人与土地之间的语言契约。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用化肥代替经验,用机械取代劳作,用产量否定过程,终于把自己变成了土地的陌生人。
而现在,人们重新开口说话,就像远古先民对着篝火吟唱创世史诗,只不过这一次,听众是大地本身。
四月初八,立夏前五日。
张立决定举行第一次“言耕大典”
。
仪式定在午时三刻,阳气最盛之时。
全村人穿上最体面的衣服,手持农具,列队走向初心田。
孩子们背着录音机,老人们捧着家传的农书或工具。
队伍最前方,是张立的父亲,老人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枚旧式镰刀徽章。
他走路仍有些颤,但眼神坚定。
“今天,”
他在田头站定,声音不大却穿透风声,“我不是来忏悔的。
我是来还愿的。”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是一撮灰白色的土。
“这是我当年在西北‘地下粮库’项目结束时,偷偷带回的最后一把死土。
那片地,三年内颗粒无收,连草都不长。
我把这把土带在身边四十多年,就是提醒自己??农人一旦失德,天地即荒。”
说着,他将土撒入田中。
紧接着,他拿起话筒,开始讲述。
讲他如何盲目迷信科技,如何亲手毁掉一片沃土;讲那个雪夜老农磕头求饶的场景;讲他在贵州山中种菜时,每翻一锄都要先道歉三声。
他的声音颤抖,泪水滑落,却一字未停。
当他说到“我对不起你们,也对不起这块地”
时,整片初心田突然剧烈震动。
泥土裂开细缝,一道微弱的金光从“源种零代”
根部升起,如丝如缕,缠绕住那撮灰土,缓缓将其包裹、净化,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于空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