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国债风波,民心动向
“大明建设国债”
的章程,由户部会同几位精通数算的官员——其中或有得蒙感召、略通后世理财之道的干吏,冥冥中似有桑弘羊等古之计臣遗风点拨,或本就是本土历练出的算学英才——日夜推敲,匆匆拟定后,便以邸报、告示等形式,昭告天下。
起初,应者寥寥,几乎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
京城、南京、苏州、杭州等通都大邑设立的国债发售点,一连数日,唯有秋风卷落叶,柜台后的户部小吏们面面相觑,愁眉不展。
民间富户、豪商巨贾们,皆持币观望,疑虑重重。
将白花花的现银,借给朝廷?虽说章程上白纸黑字写明了利息,比之钱庄存款似乎更为优厚,但朝廷若将来赖账,或是国库依旧空虚,偿还无期,这钱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千百年来,“官字两个口,上说有理,下说也有理”
、“民不与官斗”
的观念早己沁入骨髓。
即便皇帝陛下近年来革弊图新,威望日隆,扫平内外诸多患难,但这“借钱给国”
之事,实在太过新奇,亘古未有,风险难测。
谁也不敢轻易拿家族积累的真金白银去冒险。
朝中的反对之声遂又起,尤其是那些本就对皇帝陛下力主的各项大工程——铁路、海军、新式工矿——持保留态度的保守派官员。
今日朝会上,气氛凝重。
一位须发皆白的都御史出班奏道,声音带着几分颤巍巍却又理首气壮:“陛下,臣早言此事难成!
民间不信朝廷,此非强令可致。
空言利息,岂能动摇百姓保本之心?祖宗之法,赋税有度,量入为出,方为治国正道。
如此借贷度日,寅吃卯粮,恐非国家之福,徒损朝廷颜面啊!”
附议者不在少数,窃窃私语声中,多有“与民争利”
、“有失体统”
之论调。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朱由检,面对这些压力,并未显露出丝毫慌乱。
他目光扫过丹陛下的群臣,心中澄明如镜。
此情此景,早在他预料之中。
变革之事,岂能奢望一蹴而就?人心之疑,更需以实际行动与诚意来化解。
“众卿之意,朕己知晓。”
待反对之声稍歇,朱由检平静开口,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然国债之策,关乎国运,绝非儿戏。
民间之疑,乃因未见朝廷诚意与决心。”
他顿了顿,扬声道:“传朕旨意:内帑(皇帝的私人库房)率先认购国债一百万两白银,即刻交割户部,以为天下倡!
另,昭告天下,凡认购国债超过一万两者,朕亲赐‘忠义济国’鎏金匾额,可悬于门楣,光耀乡里;超过五万两者,除匾额外,其家族子弟参与科举、入国子监或报考新式学堂,经考核后,可酌情优先录擢。
各地藩王、勋贵,世受国恩,更当为国分忧,率先认购,以为表率!”
这道旨意,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顿时激起千层浪。
皇帝不仅以身作则,自掏腰包率先认购巨款,更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荣誉和潜在的政治资源作为激励。
那“忠义济国”
的御赐匾额,对于重视名声的乡绅富户而言,乃是极大的诱惑;而子弟优先入学、入仕的承诺,更是触及了许多渴望提升家族地位、跻身仕途的商贾们的核心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