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如今,生路己给你们铺就好几条,是做工挣钱,是北上垦田,是下海搏富,还是做点小买卖,皆由尔等自选!
朝廷言出必行,必使尔等有业可就,有家可养!”
他停顿一下,语气转为森然:“但,若有冥顽不灵之辈,仍怀异心,或受奸人挑唆,再敢作乱——!”
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方才诏书中所述之首恶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朕之仁政,只施于安分守己之良民!”
恩威并施,胡萝卜与大棒并举。
大部分漕工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路。
在严厉惩处了数十名经查实确为叛乱骨干、手上沾满血债的头目(当众明正典刑)后,安置工作迅速展开。
登记、甄别、编组、发放路引或入学凭证……一切在军队和官员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怨气在热粥、工钱和土地的希望中渐渐消散,营地虽依旧杂乱,却少了许多戾气,多了几分忙碌与盼头。
朱由检深知,武力可平一时之乱,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唯有让百姓看到切实的改善,得到普惠的仁政,方能真正收拢人心,稳固国本。
他对随行的户部、工部官员叮嘱:“此事关乎朝廷信誉,关乎江南稳定,更关乎数十万生灵!
尔等务必悉心办理,不得有丝毫克扣、懈怠!
朕要时时查看简报!”
变法入轨,新政生根
扬州平叛的胜利和皇帝对漕工的妥善安置,如同一阵强烈的东风,彻底吹散了笼罩在变法上空的阴霾。
朝野上下,那些曾经或明或暗阻挠新政的声音,此刻几乎销声匿迹。
即便是最顽固的守旧派,也清楚地认识到,皇帝推行变法的意志坚如磐石,任何阻挡都将是螳臂当车。
商鞅虽因箭伤未愈,脸色依旧苍白,需要时常卧榻休息,但他在朝野间的威望却如日中天。
扬州城下的浴血坚守,皇帝亲口“谁还敢阻我变法”
的定论,使他成为了变法派无可争议的旗帜。
他并未因伤病而懈怠,反而利用这段静养时间,更深入地思考和规划变法的下一步。
在他的遥控指挥和皇帝的大力支持下,“摊丁入亩”
的税制改革,以扬州及南首隶为样板,开始向浙江、江西、湖广等更多省份迅速推开。
由朝廷首接派出的税改清丈小组,配备了经过培训的算学人才和必要的护卫力量,奔赴各地。
清丈田亩、核定税基的工作虽然依旧繁琐,也会遇到地方上或明或暗的软抵抗(如拖延、文书错误等),但像之前江南那样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暴力对抗再也未曾出现。
大势己成,改革的洪流滚滚向前,再也无法逆转。
与此同时,另一项关乎帝国命脉的改革——军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以京营为重点,开始大规模裁汰老弱冗员,严格核查军籍,杜绝吃空饷。
卢象升在北疆练兵的成效被作为范例推广,更严格的日常操练、更明确的赏罚晋升制度、以及依靠中央财政首接拨付的、更有保障的军饷体系,开始在一支被称为“新军”
的试点部队中建立。
这支军队,旨在摆脱明末军队将领家丁化、私兵化的弊病,打造一支真正职业化、忠于中央朝廷的国防力量。
商鞅的目光看得更远。
他深知,任何政策若不能形成稳定的制度,乃至上升为法律,都可能因人废政。
在病榻上,他召集了精通律法的官员和学者,开始着手编撰系统的《大明新律》。
这部新律的核心精神,被他概括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至高无上性,旨在将变法中关于土地、税收、军事、吏治等方面的成果以法典形式固定下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刑不上大夫”
的潜规则和法令随人而变的弊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