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
即:在黄河中水流相对平缓的预设河道位置,打下坚固的巨石桥墩作为支撑;桥墩之间,不再使用整体的石拱或木梁,而是采用由汉阳铁厂(依托格物院新法冶铁技术建立)特制的大型工字型钢梁和角铁,通过铆接和榫卯,组合成巨大的三角形桁架结构,跨越桥墩之间的空间;桥面则铺设于桁架之上。
这个方案融合了东西方的智慧:巨石桥墩借鉴了传统工艺,确保稳定性;钢铁桁架则代表了最新的材料科学和结构力学理解,实现了大跨度和高强度。
然而,挑战依然巨大:如何在水流湍急的黄河中打下坚实的地基?如何锻造和运输数十米长的巨型钢梁?如何在高空进行精确的铆接作业?
一场空前浩大的工程会战打响了。
数以万计的民工被征调而来,在黄河两岸安营扎寨。
首先是在选定的桥址处,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围堰,排水清淤,然后将巨大的花岗岩石块用糯米灰浆垒砌,沉入河底,形成坚实的桥墩基础。
汉阳铁厂灯火通明,新建的坩埚炉日夜不息,浇铸出前所未有的巨型钢构件,然后通过特制的平板车,由牛马和人力艰难地拖运至黄河岸边。
工地现场,号子声、打桩声、锻锤声、水流声交织成一曲工业时代的前奏。
工匠们设计出了复杂的滑轮组和脚手架,像蚂蚁搬家一样,将沉重的钢梁一寸寸地提升到预定高度。
每一次吊装都惊心动魄,每一次铆接都考验着精度。
格物院的士子们拿着算筹和简易的测量仪器,不断进行校验。
张文宏和宋应星常常站在岸边,眉头紧锁地望着这宏大的场面。
成败在此一举。
这座桥不仅连接着黄河两岸,更连接着大明的传统与未来,连接着帝国的雄心与现实的艰难。
黄河天堑上空,一道由钢铁与巨石构成的彩虹,正在无数人的汗水与智慧中,艰难地、却又无比坚定地缓缓成型。
新军初啼,卫所怨怼
京郊,香山脚下,“神机新军第一镇”
的演武场。
今天的气氛非同寻常,皇帝朱由检携内阁部分成员、兵部堂官以及众多在京勋贵、卫所高级将领,亲临观演。
校场西周旌旗招展,戒备森严。
演武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分列式。
新军士兵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战袄,打着绑腿,踩着鼓点,以严整的队列迈步前进。
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刺刀如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这种前所未有的纪律性和精神面貌,让看惯了卫所军松散模样的官员们暗自心惊。
随后是实战演练。
模拟的敌军阵地前,燧发枪兵们以线式队形展开,指挥官令旗挥动,排枪齐射的声音密集如爆豆,硝烟弥漫却丝毫不见混乱,射击、后退、装填、前进,循环有序,火力持续性远超旧式火绳枪。
配属的轻型野战炮机动迅速,射击精准,实心弹和霰弹交替使用,有效地压制了“敌军”
的攻事。
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模拟后勤支援。
一列由骡马牵引的、象征着“铁路运输”
的平板车队(此时铁路尚未贯通)迅速驶入校场后方,车上“装载”
着弹药、粮秣和预备队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