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凡尔赛密议,法明暗通
张骞精心播下的外交种子,终于在凡尔赛宫富丽堂皇的温室中,找到了破土而出的缝隙。
尽管《伦敦密约》的阴影依然笼罩欧陆,但国家利益的考量和对竞争对手的忌惮,终究胜过了虚幻的“基督教世界团结”
。
会谈地点并非在正式的外交接待厅,而是安排在首相柯尔贝尔私人图书室旁一间更为隐秘的小沙龙内。
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垂落,隔绝了外界视线,壁炉中的火焰噼啪作响,映照着墙上精美的挂毯和书架上皮革封面的精装书籍。
法方代表是柯尔贝尔最信任的幕僚之一,一位举止优雅、言辞谨慎的伯爵;明方则是张骞的副手,一位化名“李华”
的通译官,实则深得张骞信任,精明干练,对欧洲局势了如指掌。
会谈在谨慎而务实的氛围中进行。
伯爵首先表达了法国对维持欧洲和平与均势的“关切”
,并委婉地提及了英国海上力量日益膨胀对“所有大陆国家”
构成的潜在威胁。
李华心领神会,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顺着对方的话锋,进一步剖析利害。
“伯爵阁下,”
李华的声音平静而富有说服力,“英国的目标,从来不仅仅是海洋。
其议会制度催生的商业野心,需要无限的市场和原料。
西班牙己显老态,荷兰终是蕞尔小邦,试问,当其巩固了海上霸权,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是拥有富饶土地和庞大人口的法国,还是远在东方的敝国?目前的所谓‘密约’,不过是英国利用西班牙的恐惧和荷兰的短视,为自己争取时间、削弱潜在对手的工具罢了。
法国若置身事外,甚至间接助长其势,无异于养虎为患。”
他观察到伯爵眼中闪过的赞同,继续抛出诱饵:“敝国皇帝陛下,志在经营东方与美洲,与欧陆并无根本冲突。
我国所愿,乃公平贸易,互通有无。
陛下曾言,太平洋足够宽广,容得下多个友好国家。
对于法国在印度地区的合法贸易利益,以及在北美尚未被西班牙有效控制的区域进行探索与开发,大明持理解态度,甚至……在某些不首接损害我方核心利益的领域,可以给予便利。
例如,我国商船或许可以优先采购法国在印度的某些特产,或者,在北大平洋的皮毛贸易中,与法国公司建立更稳定的供货关系。”
这些提议精准地击中了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思想核心:开拓市场、获取资源、积累金银。
与一个强大的、且似乎无意染指欧洲事务的明帝国保持某种程度的合作,显然比加入一个由世仇英国主导、且内部矛盾重重的联盟对抗大明,更符合法国的长远利益。
经过数轮秘密磋商,一项非正式但意义重大的谅解得以达成:
1.法国承诺:不会加入任何针对大明的军事或政治同盟,并在欧陆必要的外交场合(如可能举行的相关国际会议)上,运用其影响力,阻止或弱化针对大明的联合制裁或污名化,为大明的国际活动争取更“公正”
的待遇。
2.大明默许:认可法国在印度东海岸(如本地治里周边)拓展其贸易据点的努力,只要不触及大明己有的或潜在的利益范围(如马六甲以东),大明不会进行官方干预。
同时,大明暗示,在未来可能形成的北美西北海岸(靠近俄勒冈地区)的皮毛贸易网络中,法国商人将获得比英国或荷兰商人更优惠的待遇。
这份密议并未形成白纸黑字的盟约,其脆弱性双方心知肚明。
但这足以在英、西、荷试图构建的反明联盟中,打入了一根坚实的楔子。
法国的中立甚至有限合作倾向,使得欧洲任何针对大明的协调行动都将变得困难重重,甚至可能破产。
张骞的外交破冰,成功地利用欧洲列强间的深刻矛盾,为大明在全球博弈中赢得了一个宝贵的喘息空间和战略支点。
凡尔赛宫的镜厅,依然映照着欧洲的权力游戏,但其折射的光芒,己因东方的因素而发生了微妙的偏折。
金山互市,新陆华风
美洲,金山堡。
成功抵御西班牙军队围攻的胜利,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加利福尼亚地区乃至更远的内陆。
对于长期生活在西班牙传教站和军事据点阴影下的众多印第安部落而言,这些来自大洋彼岸、装备精良、战术奇特且愿意平等交易的“东方人”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